628 天佑大明(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個叫做丘濬,字仲深,瓊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被明孝宗御賜為“理學名臣”,被史學界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個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也是瓊山人,大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萬曆十七年,萬曆皇帝特意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海瑞墓,這種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見的待遇。
真到了瓊州,在明末這個時候,其實未必就會覺得這裡是苦寒之地,流放之地。
這不,王象晉在陳子龍到來之後,其實跟是滿意這裡的生活了。
官居一品了,算是榮退了,但是呢,還能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瓊州這邊的天氣,沒有嚴寒,雖然說熱了一些,但是隻要不出門,其實也還是可以的。
陳子龍的到來,那些外出的活,都歸陳子龍幹了。因為在農事上的擅長,兩人算是一老一少,也有共同話題,有個聊天的伴了。
這二月份的天氣,北方還是寒風呼嘯的天氣,但是在這瓊州,只是穿著單薄衣裳,躺在大堂的躺椅上,看著外面陽光明媚,和陳子龍聊著農事上的事情,真是不亦快哉!
“陛下吩咐的這個雜交水稻,還真是不好搞啊!”王象晉看著陳子龍說道,“陛下所說得稻種,有的還是找不到,只能慢慢地試了。”
陳子龍聽了,恭敬地說道:“但是老大人在這裡的幾年,培育出來的新水稻,產量也確實有提高,這可是造福萬民的好事啊!”
聽到這個,王象晉特別地受用,當即微笑不語。
都已經是八十多的年齡了,對於其他,他都已經看開了。唯獨流芳百世這個,他還是很在意的。
此時,王象晉想了一會之後,他忽然問道:“你說,那大洋的彼岸,真得有如此奇怪的樹,會流淚的樹,真得是太奇怪了!”
很顯然,陳子龍帶來的有關南美洲特產的資料,他也已經看過了。
對於農學的興趣,讓他很是牽掛那麼奇怪的品種。這樹不但會流淚,最為關鍵的是,皇上說這流得眼淚,竟然是有非常多用途的東西!
陳子龍聽了,也是好奇。他和王象晉一樣,就只看了資料而已,不可能見過實物的。
不過對於皇帝的話,他倒是深信不疑的。此時聽到王象晉的疑惑,他便回答道:“那就寄希望那個鄭芝豹能一帆風順地回來了!”
話是這麼說,但是,在陳子龍的心中,終歸還是不怎麼報希望的。
這可是大洋啊,要橫渡的!
一般情況下,哪怕只是沿著海岸線出海的,都可能會有很多意外。更不用說,橫渡大洋這麼危險的事情了!
最為重要的是,這還是大明第一次派船遠渡重洋,之前並沒有先例,就更無人有把握了。
這不,就聽王象晉捋著自己的額下白鬚,又一次感慨地說道:“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洋彼岸的那些花花草草了。別的不說,就拿什麼金雞納樹,老夫就非常想見見,看看效果是不是真得那麼好!”
他除了擅長農事之外,還涉獵醫學,也是這個原因吧,懂得養生之道,壽命之長,算是古代人中非常罕見了。
冷熱病,不算是罕見病,一旦流行,那是要死一片的。但是聽說,這種什麼金雞納樹竟然就能克這個病,真得讓他非常意外的。
資料中還有其他花花草草,雖然他很非常期待,但是終歸來說,最好奇期待的,還是這兩種樹了。
陳子龍聽了他的話,只好違心地安慰道:“老大人身體好得很,肯定能看到的!”
王象晉聽了,哭笑一下,便待開口說話時,忽然,就聽到外面傳來了急促地腳步聲。
於是,他便不再說什麼客套話,抬頭看去,就見院子那邊的照壁處轉出一個衙役,急匆匆地過了院子,來到他們面前的堂前,帶著驚喜交加的那種表情稟告道:“王大人,陳大人,港口來了三艘福船,說是奉皇上旨意,從什麼南美洲回來的,要找王大人交接東西。”
“什麼?”王象晉一聽,竟然一點都不像一個老年人,一下就從躺椅上躥了起來,經濟交加地確認道,“當真?是從南美洲回來的?”
陳子龍也聽得非常意外,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就是天佑大明瞭!
在衙役確認了之後,王象晉當即哈哈大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走,趕緊走,瞧瞧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