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崇禎皇帝的算盤(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等秦良玉開口說話,左懋第就立刻接著繼續說道:“我朝一直尊崇曲阜孔家,以衍聖公爵位待之。天下讀書人都是儒學子弟,曲阜孔家對天下讀書人而言,可謂是恩師子弟,因而受天下讀書人之尊崇。陛下如今之做法,委實難以服天下讀書人之心。是非曲直,擺到明面上,三司會審之下,是一是一,是二便是二,天下讀書人也能服之!”
“如若衍聖公真得是鼓動那些鬧事之人敢染指皇權的,相信我等也不會姑息。可要是冤枉之,天下讀書人能服否?這天下都還沒太平,流賊、建虜還在肆虐。一旦天下讀書人由此怨恨而投奔流賊、建虜,天下必定大亂啊!且就算是天下太平,這天下,也要靠讀書人來治理,一旦真得冤枉了衍聖公,定然是於國不利,於陛下不利啊!”
“如今陛下已經派了軍隊去抄了曲阜孔家,還緝拿衍聖公等人到京,一旦真得下旨處死了衍聖公,誅殺了曲阜孔家。陛下之英明神武,必然會蒙受塵埃,不知忠貞公可願見此流傳後世?”
“不瞞忠貞公,如今外面已有謠傳,說陛下此舉,乃是覬覦曲阜孔家之家財,因此栽贓嫁禍,此等不實之名,如若不經過三司會審,給出一個眾人信服的真相,必然會越傳越廣的啊!”
“……”
左懋第苦口婆心地在說著,秦良玉一開始聽得有點不以為然。但是,慢慢地,她的表情終於嚴肅了起來。
原因無他,就左懋第所說這個謠言,她還真有點怕!
因此崇禎皇帝在這幾年中,已經抄家無數。雖然說,在秦良玉看來,每個被抄家的人,都是死有餘辜。可是,確實是抄家了的!甚至連秦良玉都隱隱聽到過,民間有傳言,說當今天子是“抄家皇帝”。
這一次,對曲阜孔家不經過三司會審,就直接定下了聚眾謀反,抄家滅族的話,天下人肯定會想歪。
正常情況下,就一群讀書人,怎麼樣都不可能聚眾謀反的。
那結果就有點明顯了,抄家便會成為世人攻擊當今皇帝的藉口。
皇上對自己恩重如山,豈能讓皇上被世人誤解?
這麼想著,秦良玉便對左懋第一擺手說道:“天官不用再說,老身這就進宮,面見陛下,陳說利害!”
左懋第這邊,正說得起勁呢,沒想到秦良玉竟然這麼幹脆利落地答應,而且還要馬上進宮說這事。這讓他不由得感慨,不愧是領軍打仗了一輩子,做事很果斷啊!
這麼想著,他便連忙謝過秦良玉,說大家都是為了皇帝好,這個事情,務必不能讓皇帝揹負汙名。
隨後,他便匆匆告辭,立刻派人去聯絡內閣成員和六部九卿,趕緊趁熱打鐵,一起上書,要求三司會審。
……………
王承恩這邊,一開始是不以為意的。但是,但他聽到連忠貞公都勸說皇帝要三司會審,還有內閣、六部九卿,甚至連一向不理政事,只是撲在各種科學學識上的科技伯,都贊同三司會審時,他就坐不住了。
事實上,他自認為,沒有人比他更懂崇禎皇帝的心思。之所以讓他推波助瀾,最後拉孔家於絕境,就是因為皇上看上了孔家的財富。
可如今,要是真三堂會審的話,曲阜孔家的事情就可能會逆轉的。真要那樣的話,他很可能會倒黴的!
果然,曲阜孔家,不是一般人能扳倒的。就算是皇帝,也面臨了這麼大的阻力。
他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是有底牌的,便連忙去求見崇禎皇帝,想要探個準信,看皇帝是什麼個意思?
結果,王承恩一見到皇帝,就聽到崇禎皇帝對他說道:“朕已同意三堂會審,大伴就代表廠衛,給朕去盯著。”
三堂會審,除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之外,在大明朝,廠衛隨堂監督整個審問過程,也是一種慣例。
如今東廠廠公王德化和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不在京師,也就王承恩這個西廠廠公在了。崇禎皇帝讓他出馬,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一聽皇帝竟然同意了三堂會審,王承恩頓時就急了,連忙奏道:“萬歲爺,這……這……”
他還沒這出個什麼來,就聽崇禎皇帝笑著對他說道:“大伴放寬心,朕知道你的顧慮。朕可以給你交底,此事,他們是翻不了天的。你要做的,就是把孔家先搞臭了,把孔家的不法之事,全都在三堂會審時候抖摟出來!”
如果真得只是強行抄家的話,沒任何問題,直接把視屏丟出去好了。但是,那樣做的話,不見得就能服眾。畢竟曲阜孔家經過這麼多朝代,已經是讀書人精神上的一種寄託了。
只有在這麼激烈的矛盾下,在萬眾矚目下,先把孔家的底褲都扒了,然後再拿出影片來一錘定音,如此才能徹底摧毀曲阜孔家在讀書人心中的寄託。
從此以後,只有孔子,再無孔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