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引君入甕(為盟主白嵐天次加更6/11)(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承恩的外強中乾,那是很好地傳達給了這些讀書人,使得他們感覺,王承恩的敗退,讓他們打了一個大勝仗:看看,連部堂高官都怕的閹宦,在他們這裡吃了個大虧!
他們也就越發地堅信,這天下,終歸是讀書人的天下!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那又怎麼樣,能離開讀書人治國麼?
所以,這一次,他們的底氣就很足!
果不其然,在西廠提督狼狽回去之後,換了另外一個太監過來傳旨,宣佈會試推遲一天,對於鬧事的讀書人,空宏大量不計較,也希望他們不要再鬧了,耽擱會試這邊。
一聽這話,這些讀書人不但沒有感恩退去,反而更是群情激憤,紛紛喊著,不給一個定論,就絕不退去。
靜坐,絕食,走起來!
甚至還有一些圍觀的讀書人看到這一幕,感覺到有利可圖,便也紛紛加入。
這貢院門口的讀書人,等到下午的時候,更是達到了千人之多。
俗話說,人多就膽大。看著靜坐堵門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個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要能自覺退去就有鬼了!
這一幕,那些朝堂上的官員,自然也是在關注的。
有責任的禮部這邊,去勸勸反而被這些讀書人噴。更多的官員,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冷眼旁觀看熱鬧。
這其中,有熟悉崇禎皇帝,並且瞭解比較多的人,就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不是說這些讀書人背後肯定有人鼓動,這一點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可能鬧這麼大。而是當今皇帝的做法,似乎不對。
感覺到這一點的,就有吏部尚書左懋第。
想當初,因為官員貪腐的事情,崇禎皇帝都能狠到京師所有衙門都停擺的。這可不是眼前這些讀書人鬧事可比的了。
如果說前些年的崇禎皇帝,可能做事還顧忌人言,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可自從崇禎十五年初,當今天子似乎得到了太祖皇帝賜下的寶物之後,那手段之果決,狠辣,完全不是以前能比的了!
首輔,抄家;兵部尚書,抄家;成國公,這還是成祖皇帝時期傳下來的,之前都還信任的,都是抄家滅族,甚至藩王,不也倒黴了幾個。
變成了這樣的一個皇帝,在這些讀書人,哪怕大部分是有功名的人鬧事,肯定也不會這麼手軟,猶豫的啊!
雖然說這些讀書人是以聖學為藉口,可是,貢院門口鬧事,阻礙會試的進行,這可都是大事!以皇帝變了性子之後的果斷,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表現?
再說了,崇禎皇帝對科學的態度,他們這些臣子是再清楚不過的,那是肯定不會妥協的。但是從今日的處置看,好像皇帝又有點猶豫,給了他們這些鬧事的一個盼頭!
想到這,左懋第就有點震驚,因為他想到了一種可能性,皇帝不是又變了性子,而是故意這麼做,在等著他們繼續鬧大?
這……
對付這些讀書人,堂堂天子,至於這麼做麼?
牛刀殺雞?
這背後,定然有不同尋常的內情。
很快,左懋第就等到了這樣的結論。但是,一時半會,他知道的訊息並不全面,因此也沒法知道,崇禎皇帝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這個事情,他感覺到,很可能會成為崇禎朝的又一個大事件。可是,他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節,便也不敢輕舉妄動,最多是看看自己的子侄熟人之類的,嚴厲禁止去參合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