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情況,除了知情人之外,其他人都傻眼了。

偏偏在這關鍵時候,山海關也出現問題了。

他們倒沒有懷疑過,解學龍這封奏章會有假。

因為之前的松錦之戰,讓朝廷的元氣大傷。山海關那邊,軍心士氣不穩,之前就已經有跡象了。為此,朝廷也是派瞭解學龍去巡查核實。

就連吳三桂他爹聽到風聲之後,也有些疑惑,想著該不會是吳三桂沉不住氣,沒聽自己的,開始搞事了吧?

這麼想著,他便立刻派人給吳三桂送信,告誡他兒子千萬別亂來。

他已經掌握了訊息,京營和勇衛營似乎已經被朝廷練出來了。而且兵仗局那邊,動靜很大,光是往白杆軍營地就送了一車又一車的東西,很可能是軍械之類。

這個時候,吳三桂那邊要是搞事,很可能會一頭撞到鐵板上的。

山海關的重要性,北方人是最清楚不過的。也是因為山海關太重要,因此關寧軍能以此要挾,享受朝廷官軍中的最好待遇。

如今山海關要出事,那就沒辦法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崇禎皇帝下旨,讓忠貞侯秦良玉立刻帶著白杆軍出發,前往山海關穩定局勢。

不過崇禎皇帝也承諾了,只要勇衛營和京營訓練的差不多,或者山海關那邊局勢穩住了,他一定抽調軍隊前往南方平叛。

至於眼前,他要求底下的這些官員,全力救災。

黃河決堤,又在深秋,冬天馬上到來,如果救災不及時,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崇禎皇帝表面上,在忙這個事情,實際上,他的一顆心,其實就在建虜身上。一如他對劉偉超所說,他是真擔心,他準備好了一切,結果建虜不來了,那就要傻眼了!

他自然不知道,這個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因為蝴蝶效應的緣故,八大晉商的毀滅,讓奴酋皇太極提前向關內派出了搶劫隊伍,就是想多搶一些關內的糧草物資。

這時候,建虜為首的搶劫大軍,已經到了敖漢部族的地盤上。也就是在錦州西北部的草原上。

雖然建虜做得是無本買賣,但是,這路上的糧草消耗,還是要他們自己帶的。

東部蒙古部族那邊,同樣是如此。

走了遠路,已經走了一大半路,阿巴泰下令休整一天。

一是調整人馬體力,做好戰事準備。另外一邊,則是等待科爾沁部族的人馬到來。

就東部蒙古部族中,關係和建虜最親近的,就是科爾沁部族。

皇太極的幾個妃子,包括最寵愛的海蘭珠,都是出自科爾沁,並且皇太極也有女兒嫁給科爾沁那邊。總之,關係很亂,但也證明,科爾沁和建虜的關係最親。

這入關搶劫的好事,自然不能落下科爾沁族的。

在中軍帳內,阿巴泰和一夥人趁著這個休整的機會在開會。

“此次入關,陛下的旨意,要我們帶儘可能多的糧草物資和人口回遼東!”阿巴泰看著底下一群人,嚴肅地說道,“因此,後路必須保持通暢。之前議定的,薊州的明軍最有戰力,就必須要滅了他們,才好放心南下!”

說到這裡,他看向底下兩個穿著打扮明顯不同的人問道:“該是你們對關內情況最為了解了,還有什麼是需要補充的麼?”

這兩人,就是逃往遼東的八大晉商之二。為首的人,就是範永鬥了。聽到阿巴泰的話,便連忙回答道:“之前的松錦之戰,朝廷能打的官軍,能調動的都已經沒了。打下薊州,該是沒有任何問題。小人就是想著,大清軍隊也可以往晉地走走,小人最熟,收穫該是很大的。”

聽到這話,另外一人立刻就反駁道:“晉地那邊有大同、宣府重鎮,就算如今不行了,但是底子還是在那裡的。倒是關內其他地方,早已爛得不行,末將認為,打掉薊州之後,該直襲魯地為好!”

聽到這話,範永鬥看了他一眼,不敢反駁。

自從逃往到遼東之後,他算是看清楚了。沒有了晉地為依託,孤家寡人的,大清這邊已經不怎麼重視他了。甚至時間長了,那些女真人也對他惡言相向,他都只能忍了的。

他在想著,阿巴泰卻已經對剛才說話之人說道:“恭順王說得沒錯,那攻城這個,交給你,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