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薨(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太極很想表露出非常嚴肅的樣子,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最終表露出來的,是有氣無力,有點奄奄一息,垂死掙扎的那種,對多爾袞斷斷續續地說道:“朕傳……傳你皇位,你需立太子……太子福臨,培養……培養他成才,是……是為我……大清第三代……皇帝,可……可好?”
雖然他說得斷斷續續,但是多爾袞還是聽明白了。
與此同時,門口處那邊,似乎有動靜,他並沒有轉頭去看。因為他心中清楚,怕是莊妃也在那偷聽。
此時的多爾袞,心思都在皇太極身上,心中一喜之餘,他還是問道:“為何不立豪格?”
皇太極看著他,見他並沒有馬上答應,並且也聽到了門口的動靜,便吩咐道:“讓莊妃過來!”
多爾袞聽了,轉過身,正準備出去叫人,卻見布木布泰自己進來了,哭著急步上前,到了皇太極跟前跪下服侍。
皇太極看著他們兩人,然後才斷斷續續地解釋道:“大清……危難之際,豪格不堪大用,不能……不能為大清皇帝,否……否則你會服之?”
多爾袞聽了,張口就想說我會服,不過最終,他還是閉嘴了。因為他知道,皇太極是個聰明人,根本不可能被他這麼敷衍過去的。
看著皇太極盯著他的眼神,最終,多爾袞點點頭,低聲卻又堅定地說道:“不服!”
如果說,豪格真得能大用,皇太極生病那麼久了,定然是會有準備的。至於什麼努爾哈赤要求新的大汗是八王議政,推選出來的結果,這些只是扯淡而已。
什麼八王議政,都被皇太極給幹掉了,集權於一身,改大汗為皇帝,他要指定太子,沒有人敢違背的。
但是,皇太極始終就沒有立豪格為太子的意思,就因為他知道,豪格當大清皇帝的話,這個大清很快就會內鬥,並且是不可控的內鬥,最終便宜了大清的敵人。
至於皇太極的其他兒子,年紀都太小,最為關鍵的是,那些兒子的孃家都不好,唯獨福臨,他娘是莊妃,背後站著科爾沁族,基本上就等於是蒙古諸部的代表。
因此,皇太極原本的意思,還是想熬著,多熬幾年再說的。
只是沒想到,和明國的局勢急轉直下,大清的國運,一下變得風雨飄搖起來。歸根結底,還是底蘊太弱。
因此,在皇太極重病期間,他讓代善和多爾袞主政,穩住大清朝局。
也就是說,在皇太極眼裡,他認為最有能力當好大清皇帝的,其實就是多爾袞。
只是,多爾袞不是他兒子,而是他的弟弟,被他逼死了親生母親的弟弟。
要是有其他選擇的話,他最多是用多爾袞的才,卻不會把大權給多爾袞。
然而,沒想到的是,如今又傳來噩耗,阿濟格領著兩萬大清鐵騎,竟然又全軍覆沒了。這對大清來說,又是傷筋動骨的打擊。讓皇太極憂慮加重病情的同時,也讓他知道,必須要有決斷了。
因此,他便想出了這個辦法,先傳位給多爾袞,讓他帶著大清走出難關,然後等多爾袞百年之後,再把皇帝位置傳給他兒子。
雖然皇太極也知道,這個做法的風險很大。可是,在大清生死存亡之際,特別是他感覺已經不行了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抉擇。
此時,聽到多爾袞承認之後,皇太極便盯著多爾袞,厲聲喝道:“你可同意朕的條件?”
說話間,竟然也不斷斷續續了。乍一看,似乎是一下好轉了很多。
多爾袞聽了他的話,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會,然後才看向皇太極,直視著他道:“好,我答應!”
“去,按照朕的意思擬旨!”皇太極聽了,心中鬆了口氣,隨後便吩咐布木布泰一句,然後,又說話開始斷斷續續起來,“等禮親王……一到,就……就頒佈聖旨,務必……務必保證……大清不亂!”
布木布泰聽了,並沒有聽他的話去做,而是擔心地看著皇太極,哭著說道:“陛下會好起來的,陛下還是保重龍體為要!”
她一點都不傻,雖然皇太極是和多爾袞約定了,並且回頭還有代善來見證,但是,一旦多爾袞大權在握,真得當了大清皇帝,那以後的事情,誰知道會怎麼樣?
比如說,她兒子福臨是不是會出什麼意外?
就算不出意外,身為大清皇帝的多爾袞,絕對有的是辦法,不兌現如今的承諾!
以布木布泰的心機,她壓根不信,多爾袞會遵守承諾!或者說,寄託於多爾袞會遵守承諾,根本就不是她的風格,那樣生死都捏在人家手中的!
皇太極又豈會不知道布木布泰的小心思,然而,如今大清局勢之危急,真不是其他人能應付的!
這麼想著,皇太極便又盯著布木布泰怒喝道:“還不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