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糧食都是長在城外,也不是長在水裡的。李自成的騎兵一動,他根本就搶不過李自成那邊。

那可都是他視為囊中之物的糧食,是他預計收穫這些糧食,能招收更多的人馬,壯大實力的!

李自成的這一手,真得氣得他要吐血。

不得已之下,還沒被李自成騎兵禍害的地方,他也只有下令,不用等糧食熟透就搶先收割。這麼一來,他又要損失不少糧食。

結果呢,這西邊正亂著,這口氣還沒出呢,東邊竟然鬧得比西邊還大,被朝廷官軍攻擊之下,丟城失地都是睡一個晚上就少了好多地盤的那種。

這時候的張獻忠,要還能保持風度,不氣不惱的,那就不是張獻忠了!

完全可以說,在西邊的李自成,和東邊的朝廷官軍壓力之下,張獻忠苦心經營起來的根據地,已經岌岌可危了!

此時,他發了一陣脾氣之後,便立刻喝問他的軍師徐以顯道:“如今我們該怎麼辦?”

徐以顯聽了,只是苦著臉,並沒有回答。

張獻忠見了,頓時又怒了,當即大聲喝道:“怎麼了,啞巴了?如今這種時候,就是要你出主意的時候,你倒是說啊!”

聽到這話,徐以顯不由得有點無奈,只好回答張獻忠道:“殿下,西邊這邊,其實還好,我多少有些頭緒,應該是可以應對的。但是,這東邊,就只知道我們的人馬一路敗退,還是如此之快,具體的軍情一無所知,我也沒法應對啊!”

說到這裡,他想了下又補充說道:“至少要了解情況,我才好給殿下出主意啊,要不然,就是瞎出主意,反而害了殿下!”

張獻忠一聽,身為打慣了仗的人,自然明白他說得有道理。

這麼一想,頓時,他就又怒了:“平時也沒覺得吳三省、白文選這兩人會那麼差勁啊,竟然一敗塗地!他孃的,老子以前是看走眼了,原來他們這麼不經打!”

說到這裡,張獻忠不由得又嘆了口氣說道:“要是定國、文秀在此,東線那會如此拉胯!”

他要是知道,東線之所以敗得這麼快,其實就是因為李定國和劉文秀在的原因,估計會真得氣吐血了!

此時,他卻是遺憾手下少了兩個得力干將!

不過張獻忠好歹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當初都兵敗沒處可去,又是搞詐降,又是去投奔李自成,結果差點沒命。而如今這種情況,至少比那些要好。

因此,他倒也果斷,便立刻說道:“黃州府一定要守住,否則就只能棄了天授府了!”

言外之意,就是要增兵東部的黃州府,不能再丟了。

徐以顯聽了,卻是搖頭說道:“殿下,這怕不是一個好辦法!”

“嗯?”張獻忠一聽,頓時就問道,“怎麼講?”

只聽徐以顯給他分析道:“吳三省和白文選這兩路人馬,敗得實在太快,這其中必然有隱情。如果不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兩路敗得如此之快,我怕黃州府依舊是擋不住朝廷官軍的!”

這話說得確實有道理,但是,張獻忠卻露出無奈表情道:“怎麼搞清楚,派人去麼?還沒趕到,估計就已經敗退到黃州府了!”

徐以顯聽了,沉默片刻,然後冷聲說道:“那就傳下軍令,敗退入黃州府者,殺!讓他們一定要穩住,如此才能搞清楚原委,也才能有時間調兵遣將來應對!”

一般來說,張獻忠也好,李自成也罷,都打過不知道多少敗仗。因此,在他們的觀念中,打不過就逃,不要太正常了。

像徐以顯所說這樣,要下嚴令讓前線硬拼,其實是很少有這樣的時候。

然而,眼下之際,確實不能讓敗軍一直退到黃州府了。因為一旦黃州府有事,那天授府就要直面朝廷官軍的。

張獻忠在心中衡量著時,徐以顯卻又繼續說道:“另外,殿下也要做好萬一的準備,一旦真得擋不住朝廷官軍,也要能及時走得掉。”

說到這裡,他鄭重地強調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張獻忠聽了,心中有點無奈,不過他也知道,徐以顯說得乃是老成之言,便點點頭說道:“好,那就都按軍師的意思去做吧!”

既然要做好走的準備,那金銀財富,糧草輜重之類的,都要先打包起來,該先運到什麼地方就要先運到什麼地方,西邊和李自成的交手,也要做出相應的部署。

還有,要走的話,走去哪裡,該怎麼走,誰來開路等等,又是一堆事情。

張獻忠在忙這些事情的同時,按照徐以顯的建議,讓東線就地抵抗,不得退入黃州府的軍令,也用快馬送了出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