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科學之道,是為萬民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德化聽到他這話,倒也爽快。崇禎皇帝喜歡不喜歡這個戲劇,他心中有數。既然馬士英說會安排這個戲劇去京師演出,估計皇帝肯定會喜歡看這個型別的戲劇。
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得罪不得罪那些豪門大戶了,反正已經走上不歸路,就只能這麼一條路走到底的。
因此,王德化當即爽快地就答應了。
他帶著一群東廠番役浩浩蕩蕩地到了劇院,就那麼一坐,頓時,啥聲音都沒有了!
演出繼續!
王德化磕著瓜子,看了一會之後,便時不時地贊一個“好”字。
一開始,全場就他一個人叫好。
但是隨後,他帶來的那些東廠番子,就用他們兇狠的目光,開始盯著那些豪門大戶的觀眾。
只要被盯上了,不管之前有多囂張,一個個最終都乖乖地跟著王德化叫一聲“好”!
到了後來,王德化都不用再叫好了,那些豪門大戶時不時地爆發出喝彩之聲。
要不知道的人見了,還真得以為他們非常喜歡這個戲劇。
前後反差之大,讓臺上演出的阮大鋮非常地感慨!
這也讓他暗暗決定,一定要有權,一定要當官,一定要當一個位高權重的官!
要不然,他阮大鋮就真是一條狗,誰都能上來罵幾句的!
於是,原本他有點啃不動的那些科學書籍,就又開始挑燈夜讀起來,比誰都認真。一如當年寒窗苦讀,是為了做官,而如今,也同樣是為了做官。
還真別活,阮大鋮確實是有底子在的,哪怕他的底子是儒學,當也比真得一片白紙要吸收得快。
很快,他就寫了一篇文章,名叫《科學之道,是為萬民之道》。
這篇文章,他都用簡體字書寫,並且還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書寫。
寫完之後,他先拿給馬士英看。
馬士英看了半天,然後才苦笑著說道:“集之兄啊,這東西,愚弟看了是真頭疼。說實話,看不大懂。”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又道:“不過如果不看具體的,就這整體思路,愚弟以為,寫得不錯,陛下要是看了,定然是會喜歡的!”
這篇文章,是阮大鋮透過舉例,以此來說明科學之道,利國利民,是萬民之路,如果所有人都來學這科學的話,大明必將無比強盛,國力遠超漢唐。
總之,他的文筆也是擺在那裡的,就按照這個思路寫出來的文章。雖然具體內容,馬士英看不懂,但這明顯是拍皇帝馬屁的,方向絕對是對的。
阮大鋮聽了,很是開心,當即捋著他的花白鬍子說道:“說實話,為兄這些天是真得拿出了當年做學問的勁頭,總算是寫出了一篇,不過還必須要能呈送御前才好。”
聽到這話,馬士英想了下,便微笑著說道:“這個無妨,愚弟來做便是。正好把鳳陽府所做的這些,寫份奏章。順帶著就把你這篇文章,還有那劇本一起附帶了。”
這麼做,多少都是帶點干係的。但是,拍皇帝馬屁的內容,就算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可能會彈劾,不過皇帝本人,肯定不會厭惡。
一如以前,不也是給皇帝獻祥瑞,其實是一個樣,沒區別。
此時,聽到馬士英的話,阮大鋮非常地感激,當即真誠地感慨道:“為兄這輩子,遇人皆奸,又或是道貌岸然之輩,口口聲聲皆是大義,實則一肚子男盜女娼,為一己之私而不擇手段。唯有遇到賢弟,才算是人生沒有白過。有一知己,吾生足矣!”
在原本的歷史上,關於阮大鋮的死,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他投降建虜之後,聽到了馬士英英勇就義的死訊之後,跳崖而死,然後被建虜鞭屍。
從這個說法上來說,他和馬士英之間的友誼,確實非常深厚。
馬士英聽到他的話,同樣感慨地說道:“我馬士英能有今日,皆是集之兄當初保舉,自當銘記一輩子,為集之兄做些事情,就是愚弟份內之事!”
隨後,他便立刻寫一份奏章,然後把阮大鋮的劇本和這篇文章附在後面,先去讓李若鏈和王德化都過目了一遍,在這兩位廠衛頭子都沒有意見之後,才立刻加急發往京師。
李若鏈和王德化當然不會有意見,因為在馬士英的奏章中,不著痕跡地把他們兩人都誇了一遍,說目前鳳陽府這邊的局勢,多虧了他們之類的話。
他們不知道,其實崇禎皇帝還真是比較關注鳳陽府這邊的情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