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陛下英明(第2/2頁)
章節報錯
剛才都說了,沒有錢糧的。如今擔保能鋪設,那這錢糧從哪裡來?
倪元璐聽了,轉頭看了下同僚,然後馬上回奏道:“雖戶部沒有錢糧,但是民間卻有。微臣以為,此等大規模鋪設鐵路之事,須得讓地方鄉紳參與,以他們的錢糧來做事,再分潤些回報給他們,如此便能成也!”
只要建好了鐵路,就能坐收運費,源源不斷地收入,誰不喜歡?
“怎麼個分潤法?”崇禎皇帝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後再問道。
匆忙間提出了這個方案,倪元璐對於利益分配,還真沒想過。但是,難得趁這次機會,有虎口奪食的可能,怕耽擱下去,皇帝又改主意,便連忙奏道:“修建鐵路費用,由地方鄉紳出資,以後所得收入,陛下佔五成,戶部三成,地方鄉紳兩成。”
“哦?”崇禎皇帝一聽,似乎很感興趣,想了下,然後問其他人道:“倪卿之提議,諸卿可有想法?”
賀逢聖等人,見皇帝似乎是有點意動,便連忙附和,表示沒有意義。
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把鐵道司從宮內分出一塊來,以後都沒可能。而鐵路運輸,顯而易見是今後出行的大頭,賺錢是肯定的。
很顯然,對於鐵路的認識,他們還不是很深。
崇禎皇帝見他們都同意了,似乎想了下,然後才點頭說道:“那也行,不過鐵路乃國之要道,不能任由地方鄉紳長久坐享其成。到達一定期限之後,其所佔收入就轉為地方衙門開支,減少地方衙門對地方上的攤派徵稅。當然,地方鄉紳出錢出力的,賺錢也肯定是要他們賺錢的,如何?”
聽到崇禎皇帝的最後這個話,倪元璐就有底氣了,連忙回奏道:“陛下英明!”
從皇帝口中奪食,一直是大明朝文官的傳統。
此時聽到戶部尚書和皇帝的談判,其他人互相對視一眼,都是出聲附和。
崇禎皇帝見他們都同意了,便又說另外一個事情道:“諸卿對於衛輝府上奏潞王之謀逆,是如何想的?”
在場的這些人,又不是傻子,誰不知道,如果不是崇禎皇帝授意的話,孫傳庭會去找潞王的麻煩,衛輝府會上這個奏章?
抄家都已經抄了,如果皇帝不同意,早就勃然大怒了。
對於藩王,只要是文官,那可都是沒有好感的。他們的屁股,絕對不會坐到藩王那邊去。
皇帝看上了藩王的錢財,抄家藩王,他們只會說好!因為軍需糧草的錢,就不用再從其他地方來籌備了。
對他們來說,不管從哪籌備,都沒有從藩王那邊籌備,讓他們更覺得開心!
因此,聽到崇禎皇帝的這話之後,刑部尚書最先出列奏道:“潞王陵之逾制,乃是鐵一般事實。微臣以為,就算潞王沒有謀反之意,也犯有大不敬之罪,罰沒家財都是輕的!”
“老臣初聞此事,亦是驚駭莫名,如此逾制,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裡,如若不處置的話,以後人人逾制,國之不國也!”都察院左都御史黃宗周跟著奏道,“老臣以為,哪怕是藩王,太祖之後,亦要嚴處,如此方能警示他人!”
賀逢聖等人,對此也是紛紛附和,表示一定要嚴懲,衛輝府和孫傳庭那麼幹,是對的。
對於他們的這些話,崇禎皇帝似乎都在認真聽,等他們都說得差不多了,才點點頭,表情嚴肅地說道:“朕以為諸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罰沒潞王家財,押送鳳陽守陵思過。其他藩王,如果還敢違法亂紀的話,朕亦不輕饒!”
“陛下英明!”
“陛下聖明!”
“……”
文華殿內,對於崇禎皇帝處罰潞王的這個事情,頓時引得一片叫好之聲。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一點都沒有覺得對不起那些七姑八大姨,反而想著,這個事情公告天下之後,其他藩王,應該是能吸取教訓,自己派去的廠衛再上門求財的話,總不會再當鐵公雞了吧?
要不然,就算沒有潞王陵,也能再找一個罪名出來!就問他們怕不怕!
在祖宗基業,社稷江山面前,這些親戚情面,都得往後靠。
不過潞王這個事情這麼定性了,有了這個作為依據,其他也還是要收拾的。
就按照劉偉超所說的,有些人,有些有錢人,他們是錢多燒的,就該收拾一番的。
於是,等到文華殿內重新安靜下來之後,崇禎皇帝便嚴肅了表情,繼續和他的臣子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