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為紫月花清2萬賞加更2/2)(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傳庭當即發號施令道:“你們兩人,領本部人馬立刻啟程,從東線唐縣南下,經棗陽進逼襄陽!”
“末將遵命!”陳永福和藺養成雙雙抱拳領命道。
“袁時中、賀一龍何在?”
袁時中和賀一龍聽了,立刻出列,抱拳回應道:“末將在!”
“你等二人,領本部人馬,西出浙川,過黨子口,奪勳陽、均州和谷城一線。”
孫傳庭的軍令一出,袁時中和賀一龍便沒有猶豫,立刻抱拳回應道:“末將遵命!”
孫傳庭掃視其他人,又沉聲喝道:“其餘眾將,隨本官走新野,到襄陽!”
“末將遵命!”大堂內,響起了更為響亮的回應聲。
這個佈局,還是平推方式向南推進,不過速度上要比以前快多,不再是佔據一地,先安撫一地,而是直逼襄陽一線。
至於因為速度過快,可能會導致有部分地方有殘餘賊寇作亂,孫傳庭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保定總督那邊。
雖然這麼一來,會更多的消耗錢糧,但是前方戰事並沒有完全按照預計地進行,也就只能因地制宜地改變計劃了。
甚至可以說,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改變。
剛才在後堂的時候,李巖就向孫傳庭提出了一個更大的謀劃,得到了孫傳庭的肯定,才會有調動更多軍隊加入戰局的變動。
這個事情,孫傳庭只給他這些手下將領透露了一部分,至於其他沒有透露的,是他覺得他的這些手下將領還沒有必要知道的。
他的這個新的戰略佈局,孫傳庭第一時間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京師,報給崇禎皇帝的。
崇禎皇帝一見,不用說,就拿出手機,向劉偉超發起了影片通訊請求。
對於重大的事情,他已經養成了習慣,肯定是要問過劉偉超的意見。
影片一接通,就見劉偉超笑呵呵地出現在手機中。
崇禎皇帝知道他那邊方便接聽的,便對劉偉超說道:“剛才孫卿……孫傳庭發來了急報,說左良玉突然躥入了蜀地,而李自成原本也是想入蜀地的。孫傳庭擔心蜀地還沒準備好,會大亂,由李巖提議……”
劉偉超聽到這裡,有點好奇,當即問道:“李巖,哪個李巖?李自成手下那個麼?”
“嗯,是的。”崇禎皇帝一聽,便微笑著解釋道,“這個李巖,帶著他的那個紅娘子,主動來投了,也是他帶回的訊息,說是李自成也想入川。”
解釋了之後,他便繼續說他原本的話題道:“李巖提議,趁著這次混亂的機會,有可能解決大部分流賊。他這邊會說動革左五營那邊的人,和他一起去說服李自成的手下接受招安;然後還要求李定國和劉文秀也南下,他們去說動張獻忠的手下接受招安。”
說到這裡,看到劉偉超好像有點想不通的樣子,崇禎皇帝就繼續解釋道:“李巖的說法,是說如今因為左良玉的先一步入川,打亂了李自成的部署,加上李自成所部本來剛吞併了羅汝才的人馬,還沒完全安撫住的,因此他估計,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必然會勸李自成南下胡廣。這麼一來,也會和張獻忠那邊衝突。”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崇禎皇帝緩了下,然後才又接著說道:“不管李自成和張獻忠會有什麼樣的衝突,混亂肯定是免不了的。因此這就給了朝廷機會,派人去招安的話,應該會有更多的人棄暗投明的!”
聽完這話,劉偉超馬上說話道:“我有一個問題,讓他們原本的手下,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去勸李自成的人接受招安,張獻忠的手下去勸張獻忠的人接受招安,這好像不合理啊,混江湖的,不是講究一個義字麼?反過來去對付他們的原本的兄弟,會答應麼?”
崇禎皇帝一聽,頓時一笑道:“這個事情,孫傳庭在奏疏中也有提到了。應該說,就是考慮到李定國和劉文秀可能會不大願意,因此李巖還給了說服他們兩個人的理由!”
“哦?”劉偉超一聽,不由得非常好奇,連忙問道,“什麼理由?”
這個李巖,該不會是混江湖出身,因為不知道江湖上最重一個義字。接受了招安,這就等於背叛了兄弟,還要反過來去挖原來兄弟的牆角,對於一般混江湖的人來說,這應該是沒法接受的吧?
在劉偉超看過的不少電影電視劇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但凡是這樣做的,那就一定是反派!
按照史書上對李定國和劉文秀他們的描述,應該不至於會這樣做吧?
這麼想著,說真的,他非常好奇,李巖到底是給了孫傳庭什麼建議,能夠說服劉文秀和李定國去幫朝廷對付張獻忠那邊?
崇禎皇帝倒是沒有劉偉超這麼驚訝,畢竟他是皇帝,對於這種認知,和劉偉超完全是兩樣的,以為在他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因此,見到劉偉超好像很驚訝地問話,他反而有點不解,便把李巖說得勸說理由給劉偉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