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些東西,就算聽得再真,也不及眼見為實來得真切。
四五千建虜俘虜,這絕對不是小數目了,對於革左五營上上下下來說,絕對是夠震撼的。
本來想著,他們是一支強軍的,甚至本來不少人對於朝廷對他們的處理,可能會有一些意見的,這時候,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意見什麼時候消失無蹤的。
………………
開封,孫傳庭又跑去見了周王,向周王稟告,說左良玉為禍河南,很可能會來開封,他準備集結人馬去圍剿了左良玉,需要周王資助一下錢糧。
周王這邊,也是為難了。坐吃山空,幾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也架不住連年的戰事,索性就帶了孫傳庭去參觀了他的庫存,然後對孫傳庭說道:“皇上就是再分封孤到上好的地方,孤也拿不出多少錢糧了啊!”
一直逮著周王擼羊毛,確實已經被擼得光禿禿,剩不下幾根毛了。
不過這一次,也勉強能支撐目前的兵力作戰。但是,必須速戰速決,要不然的話,錢糧不夠!
說真的,孫傳庭有點發愁。
雖然打敗左良玉沒有問題,但是要殲滅左良玉所部的話,不管是兵力,還是糧草都有問題。
正在這時候,袁時中派人趕回來報信的人到了。
就算是一向沒什麼表情的孫傳庭聽到這個訊息,都是立刻露出了欣喜之色,連聲讚道:“好,好,好!”
如今天下流賊,勢力最大的是四路流賊。
一是李自成所部流賊,二是羅汝才所部流賊,三是張獻忠所部流賊,四就是革左五營了。
本來只是試著去招安而已,沒想到革左五營竟然真被招安了。如此一來,四去其一,圍剿流賊的難度,就又低了一些了。
還有一個,革左五營是由五支勢力相對小一些的流賊聯合起來作戰,以騎兵居多。特別是他們的戰法,遇到官軍強的時候就逃或者躲,遇到官軍弱的時候就主動出擊,這種戰法很讓朝廷頭疼的。
如今這支軍隊被招安,成為朝廷軍隊的一部分。對於朝廷官軍和流賊之間的實力對比,其實是非常不容小覷的。
想著這個事情,孫傳庭便越發地佩服崇禎皇帝了。真得感覺自從太祖皇帝顯靈之後,崇禎皇帝的手段是越來越厲害了。
別的不說,孫傳庭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革左五營能這麼順利地被招安,絕對和崇禎皇帝封袁時中為滑縣伯有關。甚至這一次如果派去招安的人,不是袁壯飛的話,也不會那麼順利。
想著這個事情,孫傳庭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陣之後,他當即去了書房,開始提筆寫奏章。
基於當前的認知,孫傳庭認為,對付流賊的戰略,應該以招安為主,剿滅為輔。
朝廷官軍的實力已經強大,以此為後盾,威懾流賊。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再招安流賊,就能輕鬆好多。
而又有袁時中的例子在前,在流賊感受到朝廷官軍強大的壓力下,就又多了一個他們願意的選擇。
闡述了這個思路之後,孫傳庭在奏章中又拍了崇禎皇帝的馬屁,覺得皇帝真的是有先見之明。不但下大手筆賞了袁時中一個伯爵,更是聖旨明發天下,表達了招安流賊,事先早日天下太平的意思。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今革左五營既然是第一個響應招安的。孫傳庭向崇禎皇帝提出,他覺得可以封他們為副將,而不是遊擊。以此激勵其他允許被招安的流賊,能歸順朝廷,少一些兵災。
不過有一個事情比較頭疼,就是革左五營有十萬人左右,戰兵將近四萬,其中還包括了兩萬左右的騎軍,要安置這麼多人馬,開封的錢糧不夠。
因此,他上奏崇禎皇帝,請求調撥錢糧,並且就如何安置淘汰下來的弱兵和家屬,也要請崇禎皇帝示下。
另外,他也有給崇禎皇帝建議,說周王這邊確實錢糧不多了。周邊附近,當以衛輝那邊藩王最富。
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還是很明顯的。想讓崇禎皇帝想辦法,從衛輝府藩王那去要些錢糧。
寫完奏章之後,孫傳庭便立刻派人加急送往京師。
隨後,在開封城外安排營地。
五天之後,革左五營便到達開封。
一路過來,見識了建虜俘虜之後,又看到這邊百廢待興,朝廷的精力都在治理黃河氾濫,恢復民生為主,一個個到開封的時候,都是變得非常規矩起來了。
因為他們感受到朝廷的作風,真得是變了。
對於大部分流賊來說,造反只是為了混口吃的,和流賊頭目的想法還是不一樣的。看到有太平的跡象,他們當然也渴望安定下來。要不然,這種提著腦袋的日子,誰知道能不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