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為今之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徐以顯聽到張獻忠的問話之後,便皺著眉頭說道:“如果朝廷邸報上所說薊州之戰是真實的,那人心惶惶之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關鍵的是,如今是摸不著真實情況,不好說啊!”
當初剛得到薊州之戰的訊息時,所有人都是非常震驚。
朝廷官軍竟然能打敗十幾萬建虜大軍,而且還打得建虜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帥也被活捉!
這種事情,聽著真得感覺不可思議,絕對不可能!
朝廷官軍的戰力,他們自然是心中有數的,就更是不敢相信。
因此,初聞薊州之戰時,多是不相信。但是,到了後來,有關薊州之戰的訊息越來越多,從各方面來說,好像薊州之戰的事情是真的。
於是,在這個新建大西國之內,就都人心惶惶了。
他們大部分人還沒狂妄到,覺得自己比十幾萬建虜大軍還強。朝廷官軍能滅掉建虜大軍,卻不可能對他們造成威脅!
換句話就是說,朝廷官軍的實力一下變得那麼強,那麼他們這些造反的人,還能有什麼好結果,肯定是被鎮壓的!
造反的前途,從之前看到了曙光,一下又變得黯淡無光,沒有希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又有朝廷旨意傳出,赦免除張獻忠之外的反賊,這就更是讓一部分人感覺再跟著張獻忠混是沒前提的。
於是,就開始有人偷偷地溜走了。
如果只是小兵小卒溜走的話,張獻忠等人還不會在意。可是,他大張旗鼓,開科取士,招攬的人才,竟然也開始溜走,這就給張獻忠一個沉重的打擊了。
這就意味著,讀書人不看好他。沒有讀書人,只是一群賣力氣的,就只能是和以前的日子一樣,當普通的流賊而已。這對如今的張獻忠來說,肯定是沒法接受的。
此時,聽到軍師徐以顯的話,張獻忠沒好氣地問道:“怎麼講?”
徐以顯聽了,便連忙回答道:“從各方面聽到的訊息,似乎薊州之戰是真的。既然如此,朝廷打敗了建虜,北方無憂之下,江南賦稅重地陷入混亂。不管是出於賦稅考慮,還是那些朝堂上的江南官員,也必然是會要求朝廷官軍第一時間南下的。但是,這都過去四五個月了吧,只有吳三桂的關寧軍到達鳳陽而已,就再無北方人馬南下,豈不奇怪哉?”
頓了頓,他見張獻忠在認真地聽著,便繼續說道:“會有這種情況,那可以解釋的一個原因,是薊州之戰根本不是傳言這樣。或者真是這樣,朝廷官軍也是損失慘重,短時間內已經無力南下了。只有這樣,才能合理解釋目前的情況。”
“那建虜十幾萬大軍,朝廷官軍就算真能滅掉建虜大軍,自身損失又少,那絕對是牛皮亂吹。自身也損失慘重,倒是有可能!”張獻忠聽了,認可這種說法。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打仗嘛,瞞報或者誇張傷亡情況,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徐以顯聽了,卻又疑惑地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有問題,為何闖王和曹操所部突然西進,打下了襄陽,趕跑了左良玉?他們不是在廬州府那邊,正準備大幹一場的麼?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他們應該不至於連過年都不過,匆匆西進的。”
張獻忠聽了,也是眉頭緊鎖,然後有點煩躁地問道:“那你就直說吧,接下來怎麼辦?”
徐以顯自己也傷腦筋啊,回答張獻忠道:“如果朝廷真得手握強軍的話,這湖廣是不能待了,我們也可以西進,入蜀地奪之自守,休養生息,坐看天下變化,再定進退!”
說到這裡,他的話鋒一轉,又接著說道:“可如果朝廷手中的兵力是外強中乾,如今這些訊息,是朝廷故意放出,只是嚇人而已的話,我們就沒必要離開湖廣這魚米之鄉,甚至可以再多打下週邊的一些地盤,壯大我們的聲勢,吸引天下豪傑前來投奔王爺,進而問鼎九州!”
說完之後,徐以顯搖搖頭道:“無奈如今之局面,撲朔迷離,朝廷之實力,到底如何?”
張獻忠也聽得頭疼,這不同的情況,應對之法完全不同。不搞清楚的話,下面的事情確實會難做,也不能聽之任之而不管。
他正在想著,就聽到徐以顯忽然對他說道:“為今之計,屬下覺得只能是這樣了!”
“怎麼樣?”張獻忠一聽,立刻追問道。
他知道軍師一向有計謀,便連忙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