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熱鬧(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4/11)(第2/2頁)
章節報錯
類似通州那邊人的疑問,自然也都是有的。
崇禎皇帝回到紫禁城之後,便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是給鐵道司的,讓他們公佈之前已經議定的方案。
也就是火車站對民間開放,票價比馬車的運輸費用要貴一些。不管是貨物還是人,皆是一樣。
第二道聖旨,是在通州設立鐵道廠,宣佈修建天津到通州的鐵路。
第三道聖旨,宣佈在國子監設立科學,由大明皇家科學院這邊派人教授。其中第一堂課,崇禎皇帝親自講課,就講蒸汽火車相關。
第四道聖旨,封宋應星為科技伯,表彰他在科學一途上的貢獻。
這四道聖旨一出,頓時又引發了京師的轟動。
商人們關注前面兩道聖旨,並且從聖旨上能察覺出來,以後這個鐵路必定會修便全國。甚至有一些敏銳的商人,都立刻趕往天津那邊買房去了!
因為可以預見,當鐵路修到天津去了之後,天津必定會變得更為繁華。如今已經有不少南方的船走海運到天津登陸的,以後肯定只會多,不會少。
而崇禎皇帝要在國子監開設科學一課,並且第一次是皇帝親自授課有關蒸汽火車相關。這個事情在讀書人中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比蒸汽火車在商人中造成的影響還要大!
國子監的監生,要是正常情況下的話,一輩子能見到皇帝一次,都是不大可能的。而如今,皇帝要親自駕臨並且親自授課,這算不算去聽課的話,就是真正的天子門生?何人有此殊榮,能得皇帝親自授課?萬一表現好,被皇帝青眼有加的話,豈不是平步青雲?
一時之間,所有國子監的監生,都開始摩拳擦掌,為皇帝的這次授課做準備。甚至有的監生已經開始打聽,皇帝會在什麼地方授課,是不是要搶先去佔個位置,或者說有什麼規矩來排座位?
還有一些國子監監生不在京師的,他們的家人不管多少錢,立刻派出快馬,趕緊去叫人。
甚至有不少不是國子監就讀的讀書人,紛紛想著趕緊加入國子監。有什麼門路的,紛紛去找門路。就想著能有那個資格,可以坐在底下聽崇禎皇帝講一次課。
國子監裡面的監生,對此卻紛紛警惕,團結起來拒絕新人的加入。
本來國子監內的監生就已經夠多,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去聽皇帝授課的,外面的人還想來搶名額,怎麼可能!
於是,國子監祭酒的門檻,都快被各式各樣的人給踩扁了。
送禮的,遞條子的,攀關係的,什麼人都有!
要是換了以前的年月,自己突然變得受歡迎,對於祭酒來說,絕對是樂呵呵的了。
但是,這一次,祭酒卻是一個頭兩個大。作奸犯科之事,他不敢啊!
他這邊這麼熱門,京師裡面的幾家廠衛肯定都盯著,說不定送禮遞條子的人裡面,就有廠衛的人在試探。
一個不好,最可能的下場,就是會被抄家的!
但是,人就是那麼多,都往他這邊擠。無奈之下,他只好請見崇禎皇帝,要求給一個章程。要不然,這個祭酒就沒法當了。
對此,崇禎皇帝早就想過,當即給出指示:聽課的人,就限定五十人,多了也肯定聽不清,沒用。
為了避免對牛彈琴的情況發生,這五十個人,就選取國子監監生中對科學瞭解最多的五十個。可以事先進行一次考試,試題會由大明皇家科學院這邊給出。
至於範圍,就是大明皇家科學院這邊的數理化教材。科學院所屬的印刷局那,都有賣。
打發走了祭酒之後,崇禎皇帝感覺這些天連續忙碌下來,終於算是告一段落。這接下來的就等一個月,然後授課一次,算是對這一次一系列事情的收尾了。
自己前後又都捋了一遍之後,他感覺很是滿意。便在當天晚上,他誰也不找,不管是周皇后還是田貴妃,都不找,只是自己一個人獨處,聯絡了劉偉超。
影片接通之後,崇禎皇帝先關心地問道:“你說,你要去做的慈善事情,做了麼?”
劉偉超一聽,便是呵呵一笑道:“當然,已經搞定。”
之前的時候,他用實驗證明,這個超時空通訊app是繫結了他這個人。換句話說,這個就是他的金手指,誰也搶不走。也預示著,他這輩子的衣食無憂。
因此,劉偉超便決定,要從他賺得錢裡面,拿出一部分來做好事。這個想法,他在考慮好之後,就給崇禎皇帝提過。對此,自然也受到了崇禎皇帝的讚許。
此時,就聽劉偉超笑著對崇禎皇帝說道:“我給我們鄉小學捐了一百萬,用於補貼老師的生活費。你不知道,我家鄉是在山裡面,願意留在這裡教學的老師少。當初我上學的時候,一個班裡一排一年級,一排二年級,一排三年級。就一個老師,教完一年級就教二年級,教完二年級教三年級。如今雖然好一些了,可缺老師的情況還是很嚴重。給他們多些補貼,生活無憂之下,我覺得也更能教好學生!”
聽到這個話,崇禎皇帝不是很理解,但是這種事情,絕對是善事,因此就又是稱讚了幾句。
劉偉超在這時候也感覺出來了,便問道:“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和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