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什麼(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自然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上,並不是這樣的。因為一隻手機引發了蝴蝶效應,才會變成這樣。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在這一年內,他打贏了朱仙鎮之戰,獲得了兵力和物資上的補充,打下了開封,聲勢大振,又南下重新佔領襄陽,隨後就建立大順國。
張獻忠是怕了他,怕被他給吞併,就趕緊南下,遠離襄陽。
然後,李自成北上奪取關中,登基稱帝,是他最為意氣風發的時候。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沒有朱仙鎮之戰,兵力和物資得不到補充不說,衛輝之戰還讓他損兵折將,開封最終也是沒有打下來,白白耗掉了無數物資糧草。軍心士氣不高,被迫南下補充物資。
而張獻忠這邊,因為蝴蝶效應,在江南這邊的孫應元和黃得功被抽調北上,劉良佐又被勒令守住鳳陽不出擊。如此一來,張獻忠的壓力頓時就大減。
本來的話,他是要到崇禎十六年才能打下武昌,就這麼的提前了。
沒有李自成那麼多的壓力,張獻忠就明顯混得好了。由此,他反而比李自成要意氣風發一些。
此時,大堂內安靜下來之後,李自成便很不高興地問李巖道:“你說江南士紳團結,會出血死命抵抗,那我問你,武昌那又怎麼說?為何他張獻忠就能募集人馬,還能把武昌都打下來?”
李巖顯然還是相信自己的看法,想了下就回答李自成道:“八大王能取得如此成就,肯定也是民心所向。如果我沒有料錯的話,因為是那個楚王無道,民怨沸騰之下,才會如此。要不然,這楚王如同開封之周王,我不相信張獻忠能打下武昌!”
說到這裡,他便用非常誠懇地表情對李自成說道:“大將軍,前陣子挖了黃河堤壩,已是壞了我們的名聲。一路南下,為了補給物資,迫不得已之下又用以前一套,更是失了民心,竊以為,再不能這麼下去了……”
“夠了!”李自成一聽,頓時又惱火地說道,“朝廷挖了黃河堤壩,關我什麼屁事?民心不民心的,至少也要等兄弟們都能吃飽喝足再說!”
很顯然,他自己都知道,挖黃河堤壩的事情是會遭人唾罵的,因此就不承認。
之前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聽李巖的,改了流賊的做法,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來獲得民心。
但是,那時候是他連續打敗了朝廷官軍,佔據了中原之地,更是殺了福王,得到了大批糧草物資的補給之後,他才有底氣聽從了李巖的建議。
可如今,開封之戰對他來說,損耗極大,自己都吃不飽,還考慮個啥民心,先搶飽了再說。
這不,劉宗敏一聽李自成的話,就當即大聲附和道:“可不就是,你一介書生,讀書都讀傻了的,民心民心,餓死自己了有民心又有什麼用?自己不帶腦子還說我,腦袋都被門夾了!”
紅娘子一聽,頓時大怒,她不敢去罵李自成,但是卻也容不得劉宗敏罵她相公。
正待罵回去時,被李巖給拉住了,搖搖頭,讓她不要說話。
隨後,他向李自成躬身一禮,說道:“大將軍教訓地是,學生受教了!”
說完之後,他就拉著紅娘子退回了人群中,不再說話。
紙是包不住火的,過去了幾個月,劉宗敏挖開黃河堤壩的事情,軍中多少都已經傳開了。
誰都不是傻子,劉宗敏挖黃河堤壩試圖淹開封的事情,要是李自成不知情,絕對是不可能的。
不過李自成一口否認,明顯還明顯對李巖有怨言,不同意他的民心之論,所做的事情,還幾乎都是背道而馳,這讓他很是傷心。
沒錯,義軍確實有遇到困難,但不代表就可以不要民心了。在李巖看來,民心看不見摸不著,對於義軍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本來的話,他還想提出建議,要分化瓦解江南士紳,能拉攏的要拉攏,結果這話都沒法說出口。
如果說出來,估計又會引來一頓噴。有點心灰意冷的他,索性就不說了。
大堂內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李巖的情緒不高。不過,也沒人說什麼。
大堂內,就這麼安靜了下來,氣氛似乎也有點尷尬。
正在這時,大堂外面又傳來急促地腳步聲,隨後一個人出現在門口。
眾人聞聲看去,認出是李過的乾兒子李來亨,負責外圍哨探的。
就見李來亨和李過進來時候的表情完全相反,臉色嚴峻,一進大堂,就連忙向李自成稟告道:“大將軍,關寧騎軍南下,大約三千來騎,往鳳陽方向而去,領軍之人,該是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