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豪格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敢再說話了。

代善見了,便示意多爾袞繼續。

很顯然,他那頭疼估計是假的,該他說話的時候,他覺得該說話的時候,還是會說話的。

多爾袞見了,也不推脫,便繼續嚴肅地說道:“今次敗仗,第一是那幾個晉商被明國朝廷拿住家族而為明國朝廷做事,給明國朝廷通風報信,才讓大軍剛入關就陷入了幾十萬明軍的重圍!”

“……”豪格一聽,嘴巴張了下,想糾正下多爾袞話中的錯誤,不過看到代善的眼睛盯著他,就想起代善剛才所說,只好閉嘴了。

只聽多爾袞繼續說道:“第二,明國富有四海,提前有了準備,湊集了不少盔甲給一線明軍之用。至於明軍全軍皆有堅固盔甲,那是謠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敖漢部族暗中已被明國朝廷收買,戰時動搖軍心,臨陣譁變,才有此次大敗!”多爾袞說到這裡之後,掃視了下殿內這些人,見他們似乎都聽懂了他話裡的意思。

於是,他就又嚴肅地宣佈道:“由此,處理結果如下:其一,活剮了那兩個晉商,他們是此戰失敗的罪魁禍首,為枉死的大清勇士報仇……”

聽到這話,沒人說什麼,兩個晉商而已,殺了就殺了。

“……其二,圖爾格發現敖漢部族暗通明國,是此次造成大清失利的幫兇,因此滅其族。”

聽到多爾袞的這個處置,跪在那邊的圖爾格,自己都愣了下,隨後就反應過來,他過關了。

不但不會怎麼追究他的戰敗職責,就連為了活命,滅了敖漢部族的事情,也有了正當的理由,變得有功無過了。

想到這,他不由得暗自慶幸自己是鑲白旗人。

“……其三,大清統帥阿巴泰,中奸人之計,身陷重圍之時,秉承大清勇士之風,以身吸引明軍,掩護大清軍隊突圍。雖有過,亦有功,削爵以處之,以為他人戒!”

說到這裡,多爾袞提高了聲音,嚴肅地說道:“大清軍隊一時不慎,才吃了一個敗仗而已。如果明軍敢出關的話,就是我大清報仇的機會,大清必勝!”

說完之後,他就看著在場所有人,等著他們表態了。

在場的這些親王,都是打慣了仗的。哪怕豪格也是,都是領軍打仗之人。

他們都非常清楚一點,軍心士氣,決不能有事。一旦因為這一場大敗而導致軍心士氣提不起來的話,大清面對明國又沒有兵力和物資上的優勢,那就沒法打仗了。

因此,多爾袞的這幾條處置,特別是代善已經點了一下之後,就沒有人有意見。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說,此戰非戰之罪,都是晉商的錯,還有敖漢部族的錯,大清還是無敵的,以後再打仗,大清肯定還是能贏!

沒有人反對之下,多爾袞的這些處置對策,就寫成了一份奏章,立刻送往皇太極那邊,由皇太極過目,最終拍板。

在等待皇太極回覆的時間內,崇政殿內,沒有人說話,似乎都是在聽著盛京城的哭喪聲。

就算平時算囂張的豪格、多鐸之流,神情也是有點沮喪。

想想也是,這一次敗得太慘了,死了那麼多的大清勇士,真得是有點傷筋動骨的了!

在一片安靜的環境中,侍衛統領鰲拜的腳步聲就格外地響亮。

這些親王貝勒抬頭看到是他,便都站了起來。

當然,這和鰲拜沒關係,而是鰲拜帶回了皇太極的旨意。

不出多爾袞所料,對於他的幾點處置,皇太極都同意了。不但如此,還讓鰲拜傳旨,給了多爾袞他們一些資料,是大清目前的物資儲備情況。

這個,只有皇太極這個皇帝手中才有匯總資料,給多爾袞他們的意思,就是皇太極現在迫切需要養病,等料理了戰敗示意之後,還需要他們幾個親王再議一議物資方面的事情。

這個事情暫時也沒法管,死了那麼多人,也夠多爾袞等人忙了。

一邊統計傷亡,安撫戰死軍卒的家屬,同時也釋出告,說明具體戰事的事情。

隨後,多爾袞等人又把盛京的悲傷和憤怒轉移到兩個晉商身上,開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活剮大會。

靳良玉、王大宇恐怕是真沒想到,他們兩人的待遇,竟然和遠在京師的阿巴泰一樣。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就是他們兩人知道,他們一心為大清辦事,結果卻被大清活剮,這就是數典忘祖的下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