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親勳貴、文官武將、大漢將軍、所有的將士,還有觀禮的百姓等等,全都面向崇禎皇帝,文雙膝,武單膝跪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樂曲終於奏起,為凱旋之樂,崇禎皇帝下樓回宮。

在這整個過程中,太子手拿崇禎皇帝最寶貝的手機,在邊上當了盤古開天地以來的第一位真正的攝影師。

他把這一次的獻俘盛典,全部拍攝了下來,包括崇禎皇帝的偉岸。

其他人,崇禎皇帝是不放心的,只有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是被立為太子的,他才把手機給他,千叮萬囑之下,讓太子拍攝。

這一下了城樓之後,就立刻從自己兒子手中要回了手機,然後津津有味地回看了起來。

人生中最為光彩的一幕,有這手機在手,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要錄製下來的,以便可以把這光輝時刻傳之後世。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劉偉超的要求,他也想看看他一手導演的閱兵式加獻俘儀式的結合,到底是怎麼樣的?

崇禎皇帝自己看完之後,才會給劉偉超傳過去。

從崇禎皇帝下五門樓的這一刻之後,正式的獻俘儀式雖然結束,但是,後續還有很多事情。

比如,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菜市口咔嚓這些建虜和蒙古韃子的頭目。

因此,京師百姓在皇帝走之後,並沒有因此而散,而是全都往菜市場趕去。他們一定要親眼看著,這些該死的建虜和蒙古韃子,被殺千刀,看著他們行刑。

刑部尚書等高規格監斬官員先走,隨後,在五城兵馬司軍卒的秩序維護下,所有百姓都開始往菜市口而去。

一般來說,處決罪犯,並不是在午門的。這是皇宮大門,怎麼可能作為行刑的地方。

之所以後世有流傳,說什麼“推出午門斬首”之類的話,據考證說是嘉靖皇帝時期的大禮儀之爭時,幾百官員在午門外跪諫,惹怒了嘉靖皇帝,當場廷杖之下,打死了幾個,才有了這個流言。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菜市口這邊,已經人山人海,五百左右的俘虜,排成了多排,就跪在行刑臺上下。

實在是人太多,行刑臺上跪不下,並且,還沒那麼多劊子手,因此都是明軍將士充當臨時劊子手。

在那行刑臺上,只有少數幾個人。他們不是跪著,而是綁著的。

這幾個人為首的就是愛新覺羅阿巴泰,以及蒙古韃子中的族長之類。

圍觀的京師百姓,一個個都是憤怒異常,甚至有不少人,雙手捧著牌位,淚流滿面地等著。

他們手中的牌位,都是死於建虜的親人,捧來刑場,就是讓那些親人的在天之靈,能親眼看到建虜和蒙古韃子的下場!

本來以為,肯定不可能報仇的,卻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憤怒地喊著,詛咒著這些無惡不作的惡魔。

午時三刻一到,一聲令下,跪在行刑臺下的那些建虜頭目和蒙古韃子頭目,便在明軍將士們的手起刀落之下,人頭滾滾。

圍觀的人群,在屏息了一會之後,頓時爆發出瞭如雷般地吼聲:“好!”

而在行刑臺上,這裡伺候的是真正的劊子手,因為這些最高階的建虜和蒙古韃子頭目,是判了剮刑,受千刀再死!

“殺,殺,殺……”京師百姓們,不約而同地吼了起來,配合著劊子手的一刀又一刀,表達他們對這些建虜和蒙古韃子的刻骨仇恨!

行刑完畢之後,監刑官員一走,明軍將士一撤,圍觀的百姓便衝破了五城兵馬司的攔住,紛紛衝上刑場,去搶那些建虜和蒙古韃子的屍首。不是給他們收屍,而是要獻祭那些死去的親人。

俗稱的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濟濟一堂,在向崇禎皇帝獻賀詞。

武將不說,這些文官,那可都是從科舉考場上廝殺出來的,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一個個都是換著法地拍崇禎皇帝的馬屁。

整個大殿內,那是一片喜慶。平日裡的一些勾心鬥角,至少在這個時候是不存在的。

崇禎皇帝高坐御座上,面帶微笑,聽著一個又一個的馬屁,真得一點都不嫌坐了好久。

等這段過了之後,終於到了封賞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