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爭一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枚枚地看過去,左懋第很快就瞭解了,這是十兩,五兩,二兩,一兩,十錢,五錢,二錢,一錢,十分,五分,二分,一分,總計有十二種銀幣。
另外,還有銅幣,和這個銀幣類似的,分別是十,五,二和一,對應,十個銅板,五個銅板,兩個銅板以及一個銅板的意思。
看完這些,有大明寶鈔在前,包括左懋第在內的這些大明高階官員,便立刻明白了眼前這些銀幣銅幣的意思。
他們真想說什麼時,就聽崇禎皇帝已經表情嚴肅地對他們說道:“朕之前一直在編練新軍,如今已有成果,該是騰出精力,搞好民生了!”
無形中,他又點明瞭一下,這次的大捷,都是因為他把心思用在軍隊方面的原因。
當然,對於這個說法,在場的人,包括實際執行的堵胤錫在內,都沒有否認。畢竟崇禎皇帝的所作所為,他們都是有看到的。
如今這從未有過的大捷,裡面確實都是崇禎皇帝的心血。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的這個說法,他們下意識地,就認真地聽著。隱隱的,有一點期待,該不會皇帝又會做成下一個事情?
他們在想著,崇禎皇帝這邊卻在繼續說話道:“北方很快便能安定下來,民生便為第一。而民生之關鍵,在於這錢幣……”
聽到這話,在場的這些人,基本上就聽不懂了。民生之關鍵,不在於休養生息麼,怎麼就是錢幣最重要了呢?
崇禎皇帝掃視他們的表情,對他們的疑惑瞭然於胸,便繼續解釋道:“百廢待興,真是各處都需用錢之時。朕決定設立大明皇家銀行,也就是票號,錢莊類似。為豪門大戶提供保管金銀財物,不收取保管費用,解其之憂;為平民百姓提供借款,年利息為一成而已。如此,朕之子民皆能得力也!”
頓了頓,他用手一指托盤上的那些錢幣,然後又接著說道:“此等錢幣,精美絕倫,造價不菲,但卻能解決百姓買賣之不便,出行攜帶之不便。這錢幣和金銀的差價,實則只是造價之本錢而已。”
說到這裡,看到有臣子想要開口說話的樣子,崇禎皇帝輕輕擺擺手,不給發言機會,繼續說道:“如今之銀錠銅錢,和這等錢幣一起,可自由選擇使用,三年之後,只能用這等錢幣。”
“京師之皇親勳貴、文武百官、勇衛營和京營,以及宮內宮外,所有俸祿軍餉,皆由銀行發放,且是此等錢幣。絕貪腐、飄沒;七品以下,可透過銀行兌換回普通銀錢。七品到五品的文官武將,只能兌換一半俸祿的普通銀錢,至於五品以上,不得兌換。朕在此強調,該能兌換的,朕保證兌換,如若現銀不夠,則以玻璃廠、紡織廠、金銀花等宮中所有收入為抵押。”
“另外,朝廷收稅,以後只收此等錢幣。玻璃廠、還有紡織廠等宮內外所控之商鋪等等,一律只收此等錢幣。”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看著眼前這些臣子都是在思索的樣子,也有人張口欲言,就提高了聲音,並且變得嚴厲了一點道:“如若今後發現此等錢幣含銀量變少,超出正常範圍,一經發現,相關人等,殺無赦!”
一聽這話,剛才想說話的臣子,就不說話了。
這種錢幣,其實和大明寶鈔類似,以後都是看上面的面值來計價了。
但是,這個銀幣銅幣和大明寶鈔不同的是,大明寶鈔本身根本就沒有價值,如果印多了,那是會貶得一文不值。
可是,這個銀幣和銅幣,裡面大部分都是含銀或者含銅的,就算再貶值,也不會低於這個銀銅含量的價值。換句話說,是有保值的前提。
而剛才崇禎皇帝又強調了,這個含銀或銅的比例,是不會變的,說直白點,就是不會降的,否則有人就會人頭落地。如此一來,就更是多了一份保障。
不過在場的都是人精,雖然崇禎皇帝說得冠冕堂皇,可他們卻也知道,如此一來,光是鑄幣上面,絕對能賺得盆滿缽滿。
事實上,大明一直以來,就有地方豪強在偷偷鑄造銅板,減少含銅量,便能大賺一筆的。
看著眼前的銀幣和銅幣,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銀幣和銅幣的製作確實精美。民間想要仿造的話,怕是不可能。指不定,又是皇上發明了什麼,用在了這錢幣鑄造上。
殿內安靜了一會之後,這些人都意識到了這個什麼類似票號的銀行,必定會非常賺錢。這麼一來,戶部尚書就不幹了。
你這什麼銀行可不能歸於內宮啊,國庫裡都還餓死老鼠呢!
事實上,之前崇禎皇帝把查抄得來的那麼多錢,全部收歸內庫,他就有意見了。只是崇禎皇帝大抄特抄,他也是嚇到了,不敢去爭。再說了,那些錢也是被用在了實處,而不是崇禎皇帝自己花費了。
如今,崇禎皇帝似乎已經正常,而這銀行絕對是聚寶盆,源源不斷地來錢,他自然就想爭一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