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時的周遇吉發現,這些匠人一個個都是很特別,對皇帝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不但如此,他們不管是做什麼,都是行動迅速,就彷彿有人在後面鞭打他們一般。可幹活,卻又是非常地好。能看出,並不敷衍。

觀察到這一切,周遇吉是真驚訝了。

這又是什麼情況?京師到底發生了什麼?

特別是陛下,真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在他暗暗稱奇之下,崇禎皇帝已經視察了第一批玻璃製品,大都是普通的那些,也就是這個時代常見的酒杯,器皿之類。

按照當前市場價格,只是第一批玻璃製品,就能賣五百兩銀子左右。

當然,如果賣給股東的話,肯定不能這麼高。

負責玻璃廠的太監是崇禎皇帝新提拔上來的高時明,他湊著崇禎皇帝的耳邊,低聲稟告道:“萬歲爺,這些玻璃製品,奴婢已經初步核算,哪怕是加上給這些匠人新發的工錢,成本也不足五十兩銀子。”

雖然崇禎皇帝已經有預期,覺得這些玻璃製品的成本不會高。畢竟配方是什麼,他是知道的。

可是,他也萬萬沒有想到,玻璃的成本竟然如此之低,賣出的價格,那是十倍利潤,這和搶錢又有什麼區別?

看到崇禎皇帝眉飛色舞的樣子,高時明連忙奏對道:“萬歲爺,那這些玻璃杯子給出多少價格合適一些?”

“四百五十兩……”崇禎皇帝想也不想,就報出了一個價格。

不過隨後,他又有點猶豫,便改口道:“或者四百三十兩吧!”

“等等,朕需要先安靜一會!”崇禎皇帝最終又改口,自己單獨進入了一個房間,隨後趕緊拿出手機,稍微猶豫了一下之後,便給劉偉超撥了過去。

實在是這個玻璃的定價很重要,定少了,他覺得太虧,定多了,他怕賣不動,因此,最終他還是想和劉偉超商量下。

此時的他,第一時間想到商量的物件,就是劉偉超,而不是那些文官。

焦急地等了一會,影片終於接通,第一時間,崇禎皇帝便欣喜地說道:“第一批玻璃做的貨出來了,成本大概是五十兩左右,但是市面上卻是賣五百兩左右。你說,朕賣多少合適?”

劉偉超一聽也是高興,自己幫助崇禎皇帝的第一步已經奏效了,剛開口想說話時,忽然覺得又有點衝動,便立刻改口道:“你先等等,讓我想想!”

崇禎皇帝當然不會有意見,帶著期待之色等著。

只聽劉偉超在影片中自言自語地說道:“商品價格取決於供需關係,還有商品的稀缺性和實用性。對於玻璃製品,並不是生活必須,算是奢侈品。不過你這個時候,算是獨門生意……”

說著說著,他忽然想起什麼,便馬上問崇禎皇帝道:“對了,你的產量是多高?”

“啊?”崇禎皇帝一聽,不明其意。

劉偉超一見,便解釋道:“如果你的產量高,那市場容易飽和,就把價格定低一些,讓利給那些轉賣的商人,讓他們有足夠的動力去販賣到更遠的地方。如果產量低的話,市場不容易飽和,價格就可以定高一些。”

“市場飽和?”崇禎皇帝沒聽懂。

於是,劉偉超便又解釋了一番。

崇禎皇帝終於明白了,不由得非常欽佩地說道:“你真得非常博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