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軍師宋獻策的計策,以主將劉宗敏領一萬人馬正面迎戰,其餘人馬則由袁宗第、高一功等人率領,從側面進攻白杆軍。

雙方的交戰地點,就在離衛輝大概三里左右的地方。

之所以選擇這個距離,不但是因為白杆軍過來的快,流賊這邊發現的時候已經只有五里多了。

另外一個,也是要讓衛輝這邊的動靜影響白杆軍,影響白杆軍的作戰情緒。

對於這個戰事的勝利,在前方探馬回報,說白杆軍前鋒和後面主力匯合之後,一共就兩萬不到的人馬時,劉宗敏便有了十分的肯定:此戰,必勝!

這不,就聽他對身邊的宋獻策說道:“白杆軍這些年打仗下來,就和叫花子沒什麼兩樣。我們的裝備比他們好,兵力比他們多,他們拿什麼來和我們打?哈哈!”

聽到這話,宋獻策不由得很是感慨道:“天啟年間那會,白杆軍是真得強。土司軍隊中,當屬第一號強軍。只是很可惜,這麼多年來,替朝廷打了那麼多年的戰事,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又沒有撈到好處,就是再強的軍隊,也不可能再強了!那秦良玉,也已經七老八十,真是想不出來,一個女人,這麼拼命是幹什麼?”

聽到他提及秦良玉,就算一向目中無人的劉宗敏,也不由得有些佩服,當即說道:“真是女中豪傑啊,可惜她早生了幾十年,要不然,我劉宗敏定要取這樣的媳婦!”

宋獻策一聽,不由得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雖然沒有說話,但是那眼神卻是很直白的:人家秦良玉是一代忠良,必定史書留名,你一個流賊,配得上麼?

不過這種鄙視很快又隱去,卻聽他提醒劉宗敏說道:“我們對面的白杆軍,主帥是秦良玉,前鋒是他兒子馬祥麟,號稱小馬超的。雖然我們優勢很明顯,但是也要小心,不能陰溝裡翻船了!”

劉宗敏聽了,嘴角一撇,當即呵呵笑道:“我以一萬精兵擋住白杆軍,耗掉其士氣鬥志,再兩側軍隊出擊,白杆軍拿什麼來翻盤?總不可能說,我這一萬精兵會擋不住白杆軍的進攻?”

他們商量的這仗,關鍵是要擋住白杆軍。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又有衛輝那邊的擾亂,白杆軍只要沒了銳氣,那就等於是一隻年老的老虎。

也是如此,這當面的軍隊,就是劉宗敏親自所領。那馬祥麟號稱小馬超,他劉宗敏更是闖軍中的第一猛將!

戰場之上,實力都擺出來了,差距就在這,勝負基本上就是定的。

所謂突然出奇招,以弱勝強什麼的,基本上都是假的。上百次戰事,也不見有一次。

打仗,最終靠得就是實力。

宋獻策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想想白杆軍確實也沒有什麼勝算,便沒再多說什麼,只是去瞧對面陣中的白杆軍。

如果是一般的朝廷軍隊,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而他們不走的話,宋獻策恐怕要懷疑,是不是有什麼沒想到的?

然而,對面軍隊是白杆軍,因此,雖然白杆軍不退,看著還要進攻,宋獻策卻是不奇怪。

因為,這是白杆軍!

只見對面的白杆軍也擺出了“品”字陣型,其中為首的,從旗號上看,就是那小馬超馬祥麟了。

對於這個陣勢,宋獻策不由得搖搖頭。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白杆軍要想擊敗自己這邊,他們以最精銳的軍卒組成矛頭,擊穿了自己這邊的中軍,那麼就能取得戰事的勝利。

可是,如果白杆軍擊穿不了自己這邊的中軍,被擋下的話,那白杆軍反而是危險。

這也就是說,戰局的關鍵,是白杆軍的茅尖銳,還是自己這邊的盾更厚實。

他正在想著時,衛輝那邊,動靜已經起來了。

就算是這邊的戰場,都能聽到那邊震天的喊殺聲,似乎是攻城正到了關鍵時候。

宋獻策沒有料錯,聽到這個動靜之後,整個白杆軍的動作都加快了一些。很顯然,他們是想救援衛輝。

看到這個情況,他不由得搖搖頭嘆道:“白杆軍啊,為忠義之名所累,連自己性命都不要了麼?這亂世,不知道有軍隊才有一切麼?看看同名的那位,可比你秦良玉活得瀟灑啊!”

他的這個話,誰也沒有聽到。

隨著雙方距離的接近,戰鼓聲的響起,雙方的注意力,都開始關注在眼前的攻防戰上。

兩支軍隊都是冷兵器為主,就更是少了一些前奏。拿刀拿槍的,正面硬槓便是!

“殺啊……”白杆軍喊著,向流賊發起了進攻。

“殺啊……”流賊這邊同樣喊著,猶如一座礁石,中流砥柱,毫無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