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逢聖一聽,連忙向崇禎皇帝奏道,“是老臣孟浪了,還請陛下示下!”

崇禎皇帝聽了,便點點頭說道:“朕決定,在宮內十二監之外,再設鐵道監,衛所軍戶改製為鐵道兵,由內宮發放餉銀。”

一聽這話,眾人皆是意外。

皇帝這是要一個人抗下所有的衛所?這麼一來,每年要開銷多少錢啊?

這種現象,一聽就知道里面必定有蹊蹺。

於是,一直不發言的堵胤錫便開口問道:“請問陛下,不知這鐵道兵是何意?”

這個詞,他們是第一次聽說,不知是何意?

他們明銳地察覺,皇帝會這麼慷慨的原因,恐怕就和鐵道兵是怎麼回事有關!

於是,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著崇禎皇帝,豎著耳朵聽他解釋。

只見崇禎皇帝看向堵胤錫,給他解釋道:“鐵道兵不打仗,只是修路而已。不過不是普通的路,而是鐵軌鋪設,用於蒸汽火車行走之用。”

聽到這話,底下一眾人就更是奇怪了。就聽賀逢聖跟著問道:“陛下,如果是修路的話,徵召民夫即可,何須如此大費周折呢?”

“唉,民生之多艱,朕心中豈會不知!”崇禎皇帝聽了,嘆了口氣說道,“勞役這個,朕想著以後等到國力強大起來,就要逐步廢除。只是如今朕還做不到,但是,能不用徵召民夫之法,就不用徵召民夫!”

聽到這話,在場的這些人不由得有點驚訝。皇帝這話,是透露了以後的國策,這可是歷朝歷代都在做的事情,皇帝要廢除了?

真要這樣的話,當今皇帝肯定會被萬民稱頌。可是,以後朝廷做事,就更難辦了啊!

對於在場這些人來說,他們參與此事,恐怕也會名垂青史,但是同樣會被後面的皇帝和官員所記恨。

首輔賀逢聖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還是提醒崇禎皇帝,就把這個想法說了下。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笑著搖搖頭說道:“你以為,這是朕憑空想出來的麼?朕是看如今之現狀,其實已經有以銀代役,朕覺得不錯,就全面實施而已!”

劉偉超那個時代,就是這樣的,那麼按照歷史發展的方向去變更,就肯定沒錯了。

當然,他說得也沒有錯。

從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之後,如果遇到勞役的情況,是可以摺合銀子,也就是說,可以用銀子代替勞役。

一聽這話,賀逢聖等人稍微一想,便都恍然大悟了。

地方上的勞役,並沒有定數,看情況需要,官府是可以徵發勞役的。而勞役又可以用銀子,那麼換個角度來說,以後廢除勞役,不再是免費給官府做事,但是,官府從另外方面來收稅,其實也就等於是勞役而已。

舊瓶換新酒,差不離,但卻能讓老百姓認為,最讓他們痛苦的勞役沒有了!

一想到這,官場浮沉最長時間的賀逢聖,便立刻想到了一事,就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這鐵軌鋪設的路,是不是會收錢?”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有點讚賞。因為他知道,賀逢聖等人,壓根就沒見過鐵路運輸,可是,他卻能從有限的訊息中推斷出來,鐵路收費的事情。

於是,他便回答道:“這鐵路鋪設很耗錢,朕又要養鐵道兵,不收錢合理麼?當然,只要不走鐵路,不坐朕的火車,朕就不收費,只收坐車人的錢,這總沒有問題吧?”

聽到這話,在場的這些人,立刻把這什麼火車和他們印象中的牛馬車聯絡起來。這麼一想,自然也就都贊同崇禎皇帝的說法,坐車當然要給錢,這很合理!

最為關鍵的是,皇帝還明確說了,不坐車也可以,且不收費,這麼一來,又有幾個人會去做收費的車子?

皇帝修這什麼鐵路,怕是要虧大了!

這麼想著,沒有人有意見,也沒有人搶這個鐵路營生。就只是想著,皇帝到時候別反悔,又要支取國庫銀去養衛所,不對,鐵道兵吧!

崇禎皇帝也是狡猾,壓根就沒說清楚鐵路運輸的前景,甚至可以說,故意誤導他的這些臣子,讓他們認為,鐵路上的車子和普通的牛馬車差不多。

因此,改衛所為鐵道兵,屬於新設內宮的鐵道司,其他人都沒有意見,順利地透過了廷議。

甚至崇禎皇帝的這個舉措,還贏得了朝野上下的稱頌,聖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