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技術型官員(第2/2頁)
章節報錯
結果現在他遇到了一個技術型官員,還是喜歡鑽研的,一問之下,就被問住了。
不過,崇禎皇帝也是要面子,當然不會承認他其實不懂,要不然,前面表現出懂得很多的形象,就會破滅了。
因此,就聽崇禎皇帝淡淡地對宋應星說道:“箇中理由,說來話長。卿若要想明白更深層緣由,則須得細細做好科學的學問,明白麼?”
宋應星聽了,立刻回奏道:“陛下,不知微臣何時能一觀科學?”
手機裡面的內容,在崇禎皇帝的後宮日夜抄寫之下,已經抄寫了不少出來了。不過因為是聽寫的原因,其中有不少錯別字,不但要重新校對,還要把不同人抄寫的內容合併,事情還是很多的。
已經完成的內容,有物理、數學的第一冊,至於化學,還在整理之中。
此時,崇禎皇帝聽了宋應星的話,便回答他說道:“等一會,朕可以先給卿兩份簡單的冊子,卿先去領悟,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列出來給朕,朕有空就給卿答覆!”
其實吧,他大機率也是不懂的。但是,他可以問劉偉超。
宋應星一聽,不由得欣喜萬分,連忙答應一聲。同時也感覺,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眼前接觸到的皇帝,真得和傳聞中的皇帝,完全不一樣!
就他來說,真得很喜歡有這樣的皇帝!
隨後,他們就繼續前行。而宋應星,自然也就一路看去,看得他真的是神采飛揚,彷彿置身於一個最奇妙的世界。
因為崇禎皇帝表現出很願意和他溝通的意願,宋應星看到新奇的東西就又忍不住想問個為什麼。
於是,他就一路問,崇禎皇帝能答的,就答一下,顯得他在這方面很有學問的樣子;如果答不出來,他就淡淡地讓宋應星迴頭自己看書。
就這麼的,他們一路見識到了鋼鐵冶煉,硝土養成,水力工具等等,最後就到了鏜床這邊。
也是到這個時候,宋應星才明白,原來鏜床和他見過的鑽筒有些類似。
他所見的鑽筒,那是要三個人操作的。也就是一個人固定被鑽物,一般是銃管,另外兩個人拉著皮帶,旋轉鑽頭的工作方式,非常耗時耗力。
如今眼前這個鏜床,全是鋼鐵打造,遠不是他以前見過鑽筒架,都是木製的。就這材料級別,就不是一個類別。
對於明末這個時候的人來說,要論見識,宋應星絕對沒得說的。
他細細一打量,就知道了眼前這臺鏜床的精妙,不由得連連發出了讚歎,各個角度地去觀看。
崇禎皇帝見了,又有種見獵心喜之意,便給宋應星介紹起這鏜床的用途。
這一次,他說一,宋應星能舉三,就等於是不需要多花費多少口水,宋應星就能理解了。
一般來說,遇到會做人的,皇帝這麼介紹,那肯定是懂了也裝不懂,讓皇帝顯擺的。
可宋應星卻沉浸於眼前這奇巧精妙之物,全然忘記了眼前說話之人乃是大明皇帝,就當作是難得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探討他最感興趣的事物。
對此,崇禎皇帝倒也沒有不高興,因為這時候的他,就急需要一個能懂科學,更能接受科學的人,來幫他消化吸收科學這一塊。
宋應星的表現,讓他非常滿意。如此一來,他又豈會在意自己能不能裝逼?當然是更欣喜找到一個可靠的臣子了!
在討論了一番之後,宋應星便一針見血地指出,兵仗局內靠水力的這些機械,還有不足。至少這水力不夠大,需要擴建人工河,並提高水流落差。
最好的是,針對不同的用途,這個水力落差也要有不同的區別。如果兵仗局先改造人工河,或許可以提高更好的效率,更高的質量。
這個問題,以前其他人都沒發現,但是宋應星提出來了,這讓崇禎皇帝非常地高興。
具體做事的工匠,可能也會知道。但是,他們只是最底層的工匠,就目前來說,他們也不敢隨便提出建議,萬一上面的人不高興了怎麼辦?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可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來辦的,他們就更不敢了。
至於應該能說話的人,比如說兵仗局的管事,御馬監的掌印太監方正化,他們卻不懂技術,那知道水力差距的影響。
由此也能知道,一個懂技術的官員,是有多麼的重要。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宋應星的這番話之後,便哈哈地笑了起來,心情非常地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