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還請陛下下旨(第2/2頁)
章節報錯
結果,卻聽到劉偉超對他說道:“走,我們去報名學車,我出錢!”
“什麼?真得?”劉偉越一聽,非常地興奮,一下歡呼了起來。
劉偉超知道,現在就讓他爸媽學車,估計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就留下他弟,跟著他一起學車,這樣以後有事,都能讓他弟當司機跑腿。
………………
不說他去學車的事情,就說崇禎皇帝這邊,他正在考慮著事情呢,內侍就來稟告,說副都御使解學龍在午門外侯見。
崇禎皇帝一聽,腦中靈光一閃,頓時大喜,連忙吩咐,傳召解學龍覲見。
這個解學龍,他之前已經向劉偉超瞭解過,也是如此,他才起復解學龍為都察院副都御使的。
應天府上上下下的官吏投降建虜,但是這個解學龍卻投江殉國而不同流合汙。這說明他心中是忠於大明的,氣節上沒得說!
另外,解學龍之前巡撫江西,曾領兵平定過當地叛亂,是有帶兵經驗的。
他又在黃道周落難的時候,不顧個人利益舉薦黃道周,雖然當時給他帶來了不測之禍,捱了七十大板,流放貴州,可如今,卻在崇禎皇帝這裡加分了。
如此種種,這個解學龍,豈不是派往山海關最好的“敷衍”欽差!
心中這麼想著,崇禎皇帝就對解學龍非常熱情了起來。當解學龍見禮之後,他便立刻表達了關心,噓寒問暖,十足地禮賢下士之分。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絲內疚:這麼好一個臣子,被他一頓懲罰,要不是劉偉超的話,估計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忠心。
一時之間,解學龍被崇禎皇帝弄得有點不知所措。他實在是沒經歷過被崇禎皇帝這樣對待過,甚至也沒見崇禎皇帝對別人這麼過。
如果不是以前就見過崇禎皇帝,他甚至都懷疑,這個皇帝是不是換人了!
忽然,崇禎皇帝又和藹地問他道:“你兒解詒呢,怎麼沒見?”
兒子只是舉人而已,卻被皇帝惦記,這讓解學龍很是激動,連忙說道:“犬子在家侍奉家母,並不在微臣身邊!”
“哦,原來如此!”崇禎皇帝聽了,便又接著說道,“沒事,朕也已經派人去傳了!”
聽到這話,解學龍有點不安了,連忙說道,“微臣無功無德,愧不能當也!”
“呵呵,解卿誤會了!”崇禎皇帝一聽,便笑著說道,“朕召他,是因為他的骨氣。當然,也和你家教甚好有關。”
解詒跟著他爹,投江殉國,同樣是非常難得,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此時解學龍一聽,確實傻眼。他想不明白,皇帝怎麼就知道他那兒子是有骨氣的呢?
不過皇帝既然明確說了不是因為他的原因,他也就不好阻擾兒子的前程了。
能上達天聽,這是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兒子是親兒子,又不是乾兒子,他肯定是希望兒子有出息的。
這麼想著,他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用八百里加急傳召微臣,想必有要事,還請陛下下旨!”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倒有點不好意思道:“卿剛到京師,旅途勞頓,先歇息幾天吧!”
他沒好意思說你流放在貴州那種窮山惡水之地,肯定也很苦,又趕了這麼遠的路,應該很累的。
然而,解學龍堅持己見,依舊奏道:“為陛下分憂,乃微臣份內之事,還請陛下下旨!”
崇禎皇帝聽了,便不再堅持,把關寧軍的事情,大概說了一遍,最後說出要解學龍做得“敷衍”事情。
解學龍一聽,沒有二話,當即就領旨。
只是一個“拖”字而已,官場上的人,都會!
崇禎皇帝見他沒有一絲猶豫就答應,心中非常高興,立刻下旨,命都察院副都御使解學龍為欽差,前往山海關核實情況,以便決定發放錢糧數目。
這個事情一辦完,崇禎皇帝就稍微鬆了口氣。
接下來,就是抓緊做其他事情。
他有一種感覺,時不我待,感覺時間不夠用!
因此,看著天色還早,崇禎皇帝就又想著去辦下一件事。
結果,他還沒起駕呢,又有內侍來稟報說午門外有人奉旨候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