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對晉商動手(第2/2頁)
章節報錯
地方上沒人敢造反,但是通風報信卻是再所難免的。
除了八大晉商之外,其他小一點的走私商人,主要是集中在張家口這邊的,紛紛逃往關外。跟著一起跑的,還有張家口守備。
別人好說,就張家口守備,是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罪責的。不跑,就只有等死!
最終,這次的抓捕,八大晉商逃走了四個,分別是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還有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卻是沒跑成,被先行出發,便裝的番子給截住了。
訊息很快就用快馬傳回京師,崇禎皇帝對此,下旨嚴厲斥責了王德化一頓,罷了他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改由王承恩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
表面上看,好像是崇禎皇帝對王德化有舊情,逃走了四個欽犯,最終還保留了王德化東廠提督一職,但實際上,這其實是崇禎皇帝藉機發作而已。
他知道王德化的歷史,心中一直是記恨著。恨他那麼信任王德化,卻不思忠君報國,反而和貪官汙吏同流合汙,以致東廠成為擺設,更恨王德化這個家奴,竟然吃裡扒外,不殉國也就罷了,還去添流賊和建虜的腳。
這一次,崇禎皇帝知道,肯定有晉商會跑掉,因此,他不派別人,就派王德化去,然後趁機先罷免他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位置。
至於保留王德化的東廠提督之位,就是還想用他咬人而已,否則這一次,就能一下打死他!另外,也有警告王德化,讓他好好幹活,否則就連東廠提督都保不住!
他的這個心思,別人不知道,其實王德化自己心知肚明!
崇禎皇帝對他處罰,反而讓他鬆了口氣,覺得一隻鞋子已經落地,心中就大概有數了。
為此,在其他事情上,他也不敢馬虎。
報給崇禎皇帝的查抄清單上,基本上他都是親自清點看押的。數量之多,讓崇禎皇帝有點高興地合不攏嘴!
八大晉商,總共查抄的物資中,光是現銀,就達五百萬兩之多,比他之前查抄那麼多官員都要多!
說真的,只是看到這些銀子份上,崇禎皇帝忽然就覺得,這抄家的威力,比科學都要好使。
再厲害的科學,能一下來這麼多錢麼?
只是很遺憾,這麼有錢的商人,還是太少了!
一想到這,他便問信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道:“像晉商這麼富的商人,還有麼?”
一聽他這話,王承恩就知道他打什麼主意。
於是,他就連忙回答崇禎皇帝道:“回萬歲爺,揚州的鹽商,也是非常有名的,據說財富之多,比晉商還要多!”
“哦?”崇禎皇帝一聽,頓時就露出非常感興趣的樣子,吩咐王承恩道,“說來聽聽,他們是如何個有錢法?”
王承恩一聽,便把他聽到的幾個事情給崇禎皇帝說了下。
“蘇州所制不倒翁非常精美且價值不菲,就有揚州鹽商花3000兩白銀將蘇州市面的不倒翁全都買了,而後倒進河裡取樂,一度導致河道堵塞。”
只是為了一個樂呵,就花了三千兩銀子?崇禎皇帝聽了,眉頭就一皺,很不高興。不過心中還是沒有認同,這個到底算多富?
“還有一個鹽商發明了遊菜的吃法,也就是每次用膳皆要準備幾十、上百道菜,上的菜式一旦不滿意,馬上撤掉更換新菜,總菜數不變!”
聽到這個介紹,崇禎皇帝明顯就怒了,這麼奢華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他這個皇帝,真是豈有此理!
“還有一個鹽商,據說想感覺下一擲萬金,便派人用萬兩白銀收購金箔,然後登上高樓,將金箔隨風一扔,看著樓下的人哄搶金箔而大笑不止……”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已經怒極,厲聲喝道:“夠了!”
王承恩知道他的這個怒火,不是衝他發的,便立刻閉嘴!
“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啊!”崇禎皇帝怒聲說著,真得是龍顏大怒。
他作為大明皇帝,按理來說天下都是他的,該是最富有之人,卻窮得偷偷讓皇后給他內衣縫縫補補再穿。
他都到這份上了,結果還不如那些該死的鹽商,真的是刺激到他了!
暴怒了一陣,崇禎皇帝隨後看向王承恩,盯著他喝問道:“那些鹽商到底有多有錢?”
“回萬歲爺!”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據傳聞,揚州鹽商有一個排名,上榜單上的,皆是身家千萬以上。只是幾百萬身家的,根本不能上榜!”
崇禎皇帝聽得瞠目結舌,按照這麼說的話,他都上不了榜!
回過神來,他就忍不住好奇,當即問道:“為何這些鹽商就都這麼有錢,難不成就只是賣鹽而已,就能這麼有錢?”
按理來說,鹽鐵是朝廷專賣,那些鹽商賣的鹽,朝廷都是有收稅過的,既然那些鹽商那麼多錢,那朝廷的稅收應該也很多才對!
然而,事實上是,如今的鹽課銀收入,一年就一百萬兩出頭,其中大約四分之一是要用於地方防務,直接給各軍鎮的,其餘的才上繳戶部。
這麼一比,差距就真得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