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天上掉下的餡餅(第1/3頁)
章節報錯
他的這個問題,宣旨內侍也沒法回答的,便拿出了另外一份封好的聖旨,雙手遞給堵胤錫,同時回答道:“這是萬歲爺給大人的招安旨意,還請大人收好!”
堵胤錫聽了,連忙雙手接過,沉吟片刻,便開啟看了起來。
是他去宣旨招安,有關這道招安的旨意,他當然是有權過目的。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堵胤錫頓時嚇了一跳。
合上聖旨,他連忙問道:“你們有誰瞭解這個小袁營的?”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搖搖頭。
實際上,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流賊中有一支是叫做小袁營的。
看到他們都不清楚,堵胤錫就納悶了。
按照聖旨中的意思,這小袁營被招安之後,是要帶去京師,似乎是要重用的。
難道就不怕小袁營反覆,反而荼毒了京師等地麼?
說真的,旨意中說小袁營不禍害百姓,他也有點不相信。
他正在想著,就聽傳旨內侍說道:“堵大人,還請儘快啟程吧!我等隨侍左右,最後和堵大人一起回京。”
“好,本官立刻安排下手頭的事情,明日便啟程!”堵胤錫聽了,沒有猶豫,立刻回答道。
內侍傳旨完畢,前往招安的正使就成了堵胤錫,因此,他不需要再自稱下官了。
那內侍聽到這話,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下堵胤錫,很是欣賞的樣子,然後才說道:“這等招安事情,可謂兇險之極,可堵大人卻毫不猶豫,一絲推脫之意都沒有。咱家真是佩服堵大人!”
說完之後,向堵胤錫抱拳一禮。
跟著他一起的這幾個錦衣衛校尉見了,也都是一臉敬佩,紛紛雙手抱拳致禮。
堵胤錫見了,只是一臉嚴肅地說道:“如若真按旨意中所說,能招安這個小袁營為朝廷所用。則朝廷勢大一分,流賊勢弱一分,如此為國為民之事,本官豈能推脫!”
“難道堵大人就不怕小袁營也像那八大王一樣麼?”內侍見了,還是有點驚訝地問道,“一旦小袁營復叛的話,堵大人去招安的,很可能會被朝廷問罪,最終落得和熊文燦一樣下場啊!”
熊文燦之前招安了鄭芝龍,海盜為之一清,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後來他負責剿賊,就又去招安了八大王,結果張獻忠谷城又反,因此拖累熊文燦問罪被斬。
有這樣的例子在,一般官員,是絕少會再提招安流賊的事情。
而小袁營在原本的歷史上,一直是想被招安,甚至都聯絡上剿賊總督,可最終事情還是黃了,就因為這招安的風險,對於朝廷官員來說,風險太大了!
此時,堵胤錫聽了之後,便嚴肅地說道:“如果怕,就不當官了!”
如果怕,在原本的歷史上,他也不會單槍匹馬地去見一隻虎李過,招安了大順軍殘部。
內侍和錦衣衛校尉聽到這話,都不由得一震,隨後,幾乎不約而同地再次抱拳致禮。
這種敢於擔當的官員,特別是文官,真得是太少見了!
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儒家子弟!
第二天,匆忙安排了長沙府的事務,暫由其他官員分擔職務,等待新的長沙知府到任。隨後,堵胤錫便帶著錦衣衛校尉,便服出城,前去完成聖旨交代的事情。
可誰知,他要走的訊息還是在城中傳開,一時之間,街上全是匆匆趕來送行的百姓。
有勇有謀,武能平叛,文能斷案的知府,就這樣要走,換了誰都不捨得。
可是,所有人也都知道,皇命難違,因此就只能來送送堵胤錫了。
內侍和錦衣衛校尉把這一幕看在眼裡,也記在了心裡。
………………
幾乎與此同時,在魯地中部偏北的桓臺新城,一處佔地幾十畝的莊園涼亭內,一個白鬍子正在欣賞放在茶几上的幾個盆栽。
在他的邊上,一名侍女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是個茶壺和茶杯,茶香四溢。
另外還有一個書童,也同樣端著一個托盤。不過上面並不是喝的東西,而是文房四寶。
“呵呵,長勢不錯,不錯!”白鬍子帶著滿足的笑容,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之後,手一伸道:“筆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