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想起來了,鼠疫是後世的叫法,而黑死病是歐洲的說法,崇禎皇帝不清楚,並不奇怪。

因此,劉偉超馬上百度了一下,然後才繼續對崇禎皇帝說道:“鼠疫就是你們當時稱呼的疙瘩瘟,疙瘩病,疫氣等等,是一種非常烈性的傳染病。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

“啊……”崇禎皇帝一聽,臉色劇變,當即打斷了劉偉超的說話道,“對對對,是有這種瘟疫,如今各省各府皆有出現,最是禍害百姓了……”

根據歷史記載,明末鼠疫橫行,從萬曆年間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一般來說,凡是大旱,隨後就很可能會爆發鼠疫。

原因是乾旱導致食物減少,老鼠們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並且乾旱缺水也導致了鼠疫菌以更快的速度繁殖。而人吃老鼠,吃老鼠洞中食物等等,也加快了鼠疫的傳播。

崇禎皇帝之所以如此激動,實在是被瘟疫給嚇到了的。

不說遠的,光是最近這幾年。比如:

崇禎十三年,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

崇禎十四年,在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順德、真定等府,類似的記載相當多。

隨後沒過多久,還是在崇禎十四年,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甚至包括了京師這邊,也死了一大批。

當年黑死病在歐洲的肆虐,讓歐洲陷入了愚昧的中世紀。

而鼠疫在東方的肆虐,也滅亡了一個帝國,這種說法並不誇張。

此時,就聽崇禎皇帝用非常期待的眼神問劉偉超道:“這種瘟疫能治麼?”

“我這個時代能治!”劉偉超聽了回答了一句,看到崇禎皇帝露出高興的樣子,便不得不打擊他道,“不過你那個時代,科學水平有限,還沒法治!”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傻眼,也非常不甘心,連忙問道:“怎麼會呢,要不你說說治法吧,說不定朕這邊也可以呢?”

說到底,他還是抱著一絲僥倖心理,希望是劉偉超說錯了。

實在是這種瘟疫,比起天花還要讓人恐怖。往往是一個人得了這種瘟疫,全家死絕的,死亡率之高,遠超天花。

劉偉超見崇禎皇帝這個樣子,便嘆了口氣說道:“我這個世界,治療這種病最為主要的手段,還是抗生素。就是一種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它能破壞引發鼠疫的鼠疫桿菌……”

說到這裡,他想起什麼,便補充說道:“就是那個顯微鏡,應該是要用更高倍數就能看到。從土壤中分離出鏈黴素,這是治療這種鼠疫最有效的藥物。另外,還有抗感染的青黴素等等,也都是要認識微觀的世界才能分離出來的……”

劉偉超大概講解了下細菌的概念,以及一些通常對細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