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叛徒才是最可惡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說崇禎皇帝恨不恨攻破京師的賊人?
肯定恨了!
害得他那麼快當了亡國之君,還殺妃子和女兒,自己又上吊,崇禎皇帝心中對此要是不介意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心中更恨的,其實還是那些吃裡扒外,忘恩負義的官員。
要不然,之後他上吊自殺的時候,也不會說出那番遺言的。
這種情況,其實也符合人之常情。
一般人來說,最恨的不是敵人,而是叛徒,就是這個道理。
劉偉超有點擔心崇禎皇帝沒法接受堵胤錫,這一點他想錯了。
對於堵胤錫最終招安賊人以對抗建虜,崇禎皇帝並沒有太大的不舒服。
對於他來說,賊人是賊人,建虜也是賊人,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建虜才是大明亡國的罪魁禍首!
如果不是建虜在遼東起兵反叛,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事,也就不會讓遼東成為一個無底洞,吸乾了從萬曆年間以來的稅收,以至於朝廷沒有錢去發軍餉,也沒有錢去賑災,才有了流賊遍地!
另外,崇禎皇帝聽到劉偉超說他的死,在後世竟然把他和成祖皇帝並列,說真的,他對此倒是很欣喜的!
眾所周知,大明朝最厲害的皇帝,除了太祖之外,不就是成祖麼?
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和成祖齊名,那死得也值了!
還有,劉偉超還點醒他,說大明之得國,乃是驅逐韃虜而來,子孫不孝,沒有守住江山社稷,又被韃虜給奪了去,那就真得是太丟臉了!
要是大明江山真得守不住,崇禎皇帝也肯定不願意淪落到建虜手中的!
基於此,崇禎皇帝再看到劉偉超轉過來的那篇有關堵胤錫生平事蹟的文章之後,不由得一邊罵一邊看。
實在是在這段歷史中,其實有守住大明江山的機會,但是,被那些無能之輩卻又掌權的官員給禍害了!
看完之後,崇禎皇帝想了一會,給劉偉超發了一條語音過去:“朕決定了,要用這個堵胤錫為朕的首輔,替朕把關天下大事!”
稍微猶豫了一會,他又補充了一條語音過去道:“流賊方面,朕願意招安他們,但是如同那八大王,反覆作亂,朕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