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雖然成為了天帝,可他並沒有卸任自己人族共主的位子,反而兼顧了。

只不過,上下兩界,交通不便。為了普通的族人,也有機會進入天界。神農在東勝神洲的中心處,緊挨著隱匿起來的四個天柱之一。種下了一棵建木。

在神農不惜代價的培養下,僅僅下界十年,天界十天。建木,便直通東天門。成為了雙方的橋樑。

若是以前,不管是什麼樣的樹木,根本不可能連線兩界,因為,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平面上。

站在洪荒看天界,天界是虛幻縹緲的,只有能夠接觸法則,呼叫大道的修士,才能真正的發現,並進入它。

可巫妖大戰之後,天界被鴻鈞老祖錨定,放在了曾經的破碎處,也就是女媧娘娘補天的地方,用來加固天地胎膜。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天界距離內混沌,前所未有的近。所以,此時的天界,充斥著先天靈氣,與下界,先天靈氣退卻,後天橫行,大不相同。

這一錨定,雙方就被拉到了一個面上。於是,建木,就能真正的連線兩界了。

可明明慈航已經將虛擬世界的傳送特權送給了天帝,為何神農不直接開放四大天門的傳送通道?而是搞一個花裡胡哨的建木呢?

主要是,天界原來就只有洪荒三分之一大小,如今,破碎了,又重新捏起來。更小了。又是天帝所在之所,必要的威嚴,還是有的。不能誰都能來,這不成旅遊勝地了嗎?

而且,天界遍佈先天靈氣,人族常年生活在後天靈氣的世界中,貿然進入,很可能會迷失。陷入某種業障之中。

反正,方方面面的考慮,最後,神農種了一株建木。

就這樣,神農把握著天地兩界的權柄,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時間,就這麼慢慢的過去了。

而就在這段時間中,伏羲本體坐鎮自家世界,分身無數,遊歷洪荒,到處賺取功德。緩緩積攢著力量。以圖越過龍門,成就全新的聖人。

也就在這段時間裡,人族,忽然多了不少資質逆天的低階修士。

可此時畢竟是人神雜居的時代,哪怕資質再好,沒有真正的實力,他們也不敢炸毛。可這麼多的‘天才’,總會影響人族的發展,加深人族的底蘊。

這些人造的天才,所有人的身體中,都有一枚虛幻的,誰都看不見的道種,深深在他們的身體中紮根。隨後,吸收他們的所有感悟,茁壯生長。

想想看,一個共主,統治人族近一萬八千載,這是何等的氣象?又會給共主積攢多少的聲望與厭惡?

於是,到了神農統治的後期,實際上,大多數的人族,已經漸漸的離心離德,不再願意聽從神農的調令。當然,除了神農自己的部落。

這些年,藉著神農的支援,神農的直屬部落,大力發展,漸漸成為一個龐大的集體。

這個部落,幾乎佔據了所有人族的三分之一。

為了安置他們,神農沒少費工夫。終於,在任期的盡頭,神農堪堪打造好了屬於自己的世界,開始了緩慢的遷徙之路。

隨著神農部落的漸漸抽離,遷入新世界。偌大的洪荒,人族的生存環境,一下子擴大的不少。

一批批的部落,在神農的調遣下,歡欣鼓舞的,來到新的地方,開始全新的生活。

人口的抽離,雖然擴大的人族的生存空間,可也大大削弱了人族在洪荒的實力,而這,也為後來的大戰,埋下了伏筆。

可無論多麼美好的生活在前方,總有人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