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電腦計算的很精準,在遠航器來到亞述星的時候,是咱們生態倉中食物最豐盛的時候。”

“正好可以補充新人身體中的脂肪和各種微量元素,來完成啟用身體免疫功能的最後一步,免疫功能啟用後,你就可以前往各個生態倉了。”

果洛夫所答非所問。

走到進出閘機前,果洛夫拿起胸前的掛牌,輕輕朝讀卡器上一拍:

“滴!歡迎回歸,果洛夫閣下。”

閘門向兩側開啟,閘門後是一處長方形艙室。

兩人透過閘門。

“咔噠”

背後的閘門自動反鎖上,艙室四周漏出密集小孔:

“哧——”

一股股白霧噴出,

“你應該在星網中學到過,例行消毒程式,對人體本身無害”

果洛夫解釋道。

“在宇宙真空中建造工業艦的工作已經實現了全部自動化,首先建造但最後完工的模組就是環生態倉,是整個工業艦最精華的部分。但人體本身實際就是個巨大的病毒庫,電腦也無法實時監測和預測到人體的體內以及體外的細胞活動,而有些人體病毒對生態倉是災難式的感染。”

消毒完畢,果洛夫拿出胸牌,再次刷過另一端的閘門讀卡器,閘門開啟,映入鄭傑眼前的是一條長通道,消毒倉閘門在通道一側,閘門兩邊牆壁上,掛著兩輛...電動腳踏車...。

鄭傑看著兩邊各一個腳踏板,車座下有電瓶的碳釺維腳踏車,有點出戲。

“這是咱們在工業艦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便捷,耗能小,還可自充電,手動模式下十公里僅耗能一頓飯,又能有效鍛鍊自己的身體。”

果洛夫彷彿看出了鄭傑心中的吐槽。

“咱們是在執行遠行者任務,不像是在太陽系裡,有環太陽戴森雲在,就不怕能源枯竭。但是在咱們遠行者所在的工業艦上,可以向各個模組供能的一共只有三種供能方式,太陽能,燃料電解池,聚合物儲電池。相比較而言太陽系有太陽這個能源發動機,地月星系內有月球這個能源大倉庫,而我們只有一艘工業艦,所以我們燃料電池的燃料有限,而能穩定增加能源的方式只有太陽能,這也全是指望著在亞述星系裡的恆星,所以哪怕是一度電,對我們現在來講,都是彌足珍貴的。”

看著鄭傑略微嫌棄的表情,果羅夫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給他。

“明白,謝謝前輩,只是很久沒有見到電動腳踏車了,心中有點感慨!”

鄭傑把腳踏車從牆面上的金屬掛件上取下來,和果羅夫說道。

被標準高精工業機床所製造的軸承配件光滑如鏡,圓珠和軸壁摩擦,齒輪和鏈條咬合,軸承旋轉,沒有發出一絲噪音,手動模式下,輕輕一腳,符合人體工程力學的碳釺維腳踏車就能滑行很久。

騎在車上,果洛夫和鄭傑交代:

“工業艦內所有工作都是高度自動化的,像航向調整,躲避隕石,安全監測,資源回收,溫度調節等等等等,全部都是電腦程式操作。”

“平時我們只要按時接收亞述星上面接收器發出的工作資料彙報,並根據反饋內容下達相對應的任務指令,在個人終端完成每天的日常行為總結和覆盤後,在生態倉裡是實踐學習,還是冥想深思,或者鍛鍊身體,都隨你意。”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中心貨倉區、工業區以及能源區,是工業艦上沒有離心重力的地方,所以那裡的工程機器人採取的是聚合物儲電池供能,不像是在生態艙中那樣有電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