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他有一顆悲天憫人的仁心。”

“仁心?如果守住仁心,那豈不又是心有所執了?”儀狄撓了撓頭道。

“也可以這麼說,可是有所執卻是無所執的必經之途,只是仁心之執有助於破除迷霧,邪念易陷於魔障。”

儀狄蹙眉道:“我也有一顆仁心,卻為什麼不能破除迷霧?”

“那你做了什麼呢?”

儀狄仰頭望著明月,豪情萬丈地道:“行俠仗義、懲奸除惡,為廣大黎民百姓解除心中的痛苦。”

琴衿淡淡一笑道:“好一個‘為廣大黎民百姓解除心中的痛苦’,可是你能體會‘奸和惡’心中的痛苦嗎?”

“奸和惡的痛苦?”儀狄疑惑道:“他們能有什麼痛苦,他們欺壓百姓、作威作福,高興都還來不及,我還去管他們痛不痛苦?”

“可是引弓月卻會,他不禁要破除良民心中的痛苦,也要破除那隱藏在大奸大惡心中的痛苦,他要破除這世間所有人的痛苦。”

“這……”儀狄聽到這裡,不禁心頭一震,汗水涔涔而下。

陸羽默默地道:“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不錯,我們詠讀佛經,立時便知這八大苦楚,可是當年引弓月為了解除百姓心中的痛苦,探尋痛苦的根源,卻走遍了千山萬水,訪遍了萬千子民。正是這一顆仁心的引導,才使他當年穿越了玄妙之門,也正是這一顆仁心的引導,才使他又一次領悟了痛苦的根源,穿越了所執障。”

“所執障,痛苦的根源?”儀狄自顧自地道。

陸羽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如果心無所執,無慾無求,又哪裡有什麼痛苦可言?”

儀狄疑惑地看著琴衿道:“那麼,所執障的後面又是什麼?”

“心中無物。”

“心中無物?那豈不是腦子一片空白?那我們還怎麼修煉靈犀心訣?”

琴衿微笑道:“心有所執是看山是山,心中無物是看山不是山。”

儀狄繼續道:“什麼是‘看山不是山’?”

“就是世間萬物皆是一體,並無分別。”

“這一點,引弓月不是早就意識到了嗎?”

“不錯,但他意識到的只是物質那一個層面,而在探尋痛苦根源的過程中,他又突破到了精神層面。也就是這世間的所有執念、想法,皆是一體。”

“什麼!?”陸羽震驚不已。

琴衿嘆了一口氣,長聲吟道:“看苦不是苦,看甜不是甜,看悲不是悲,看喜不是喜。”

“也就是沒有了喜怒哀樂?”儀狄道。

“也可以這麼說吧!”

陸羽儘量使自己平靜下來,道:“聽你這麼說,我現在也知道了痛苦的根源,也知道了心無所執,也可以說是心有所悟,可為什麼沒有馬上突破到那一層境界呢?”

“那是因為你不能知行合一。”

“怎麼又扯到王陽明那去了?”儀狄沒好氣地道。

琴衿轉頭看著儀狄,肯定地道:“這就是分支與全部。”

陸羽蹙眉道:“你是說道教、佛教、心學,皆是神識終極境界的一部分?”

琴衿點了點頭道:“也是全部。”

儀狄似有所悟,心中暗自沉吟了一會兒,嘆道:“只是知行合一,談何容易!”

陸羽嘆道:“引弓月真不愧為天下第一奇才!”

“不錯,他一突破到心中無物的境界,立時便發現了重疊世界中的幽冥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