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的做法,對於江楓來說,其實並不算得上什麼。

有時候的確需要一個形式。

畢竟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確在流血和死亡,然而他們沒有什麼怨言。

可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就不能把這些事情當做是理所當然。

大明的百姓也不能把這件事情當做是理所當然。

當很多事情都理所當然之後,也就沒人願意去戍守邊關了,因為他們也會覺得這件事情就是理所當然,不是他理所應當去的。

崇禎皇帝在舉行祭祀之後,見到洪承疇、孫傳庭等人帶來的親衛和受傷計程車兵,一個一個留著淚的時候,心中突然一頓。

以前作為一個上位者。

他似乎覺得這些將士們就應該去戍守邊關,也覺得自己可以調派他們。

覺得自己是帝王,是大明天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可是這一刻。

他似乎覺得這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這些將士們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木偶,自己不能毫無底線和責任地派遣他們去戍守邊關。

誰都不是應該的。

從這一點來看,當初對於遼東的支援,餉銀也不是誰誰貪墨了,更不是一件讓他感覺到不應該的事情。

遼東的韃奴有多強,崇禎皇帝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己巳之戰的時候,韃奴都已經打到了紫荊城外,差一點兒,紫禁城就失守了。

如果沒有遼東,沒有袁崇煥這些將士們。

僅僅是靠他這個天子守國門?

守得住嗎?

崇禎皇帝記下了這一幕,並且以御史臺來監督撫卹事情的釋出。

他不允許一個人在這件事情之中貪墨了撫卹金。

洪承疇成為一個國公、孫傳庭成為了侯爺……。

這一場戰爭,讓很多人都升官加爵了。

這也是戰爭的結果,有人為了這個大明灑熱血、上沙場,不能因為打敗了敵人,就忘掉了這些人。

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發表了一篇最可愛的人的報道。

署名乃是大明國師。

這一篇文章算不上有多華麗,卻讓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