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兒草。

江楓之所以找到徐光啟,讓他去完整種植高產農物的任務,就是此人是這方面的專家。

大明時期唯一有機會振興大明的大才者。

只是可惜了。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不然以徐光啟真的種出來番薯,然後開始推廣出去,大明的起義大軍或許會慢上很多。

而現在,江楓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大明境內的起義大軍很難起來。

陝西之地有洪承疇鎮守,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給了他那麼大的權力,也已經表達了要肅查貪墨之事的決心,他必然不敢胡作非為。

至於山西的晉商和張家口通敵賣國的問題,有了孫傳庭之後,也能夠解決。

而遼東之地,就算是袁崇煥再不行,現在多少也能夠守得住。

所以大明有了機會來休養生息,改變制度,建立一個公正、效率比較高的大明王朝。

當崇禎皇帝聽完徐光啟的奏報之後,看著三個木箱,顫抖著身體。

他站起來,伸出手,拿起一個紅薯,又拿起一個玉米。

眼中的光芒,比看到了曹化淳呈上來的錢財還要強烈,那種灼熱以及希望之光,讓徐光啟也明白了萬歲爺的難處,心中更是堅定了要推廣這些高產農物的種子的想法。

“徐卿,大明之地種上這個高產農物,需要幾年的時間?”崇禎皇帝迫不及待地問道。

徐光啟回答道:“啟稟萬歲爺,紅薯需要一年便可,玉米需要兩年,土豆需要三年。”

有介紹了一些紅薯的種植之法,還有紅薯的產量。

崇禎皇帝直接放下玉米,看著一箱子的紅薯,就像是看著無價之寶一樣。

“國師啊國師,你讓朕又該如何感謝你?”

崇禎皇帝回到了位置上,心中不禁又有了一些感慨和唏噓。

自己有了國師的輔佐,能夠中興大明。

對於國師的這種恩重如山的情義,他當真是無以為報。

現在就算是真的讓出這半壁江山,和江楓一起分享大明的江山社稷,他都是願意的。

在崇禎皇帝的心中,沒有江楓這位突然降臨的上仙,也就沒有了現在的大明。

在當初見到奇女子柳如是的時候,他就有了一些猜測。

柳如是散盡家財為了抗擊韃子,肯定是韃子做了什麼讓大明子民非常憤怒,並且不得不抵抗的事情。

聯想到了年關的時候,韃子破關而入。

崇禎皇帝猜想,沒有江楓這位仙人降世,可能京師真的會被韃子給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