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還會因為那些個大臣的聯合起來的彈劾,最後直接丟了性命。”

崇禎皇帝深思起來,聽國師的意思是,他要重用錦衣衛?

“其實這錦衣衛的存在,已經經過了驗證,並不太合理,從當年的太祖到現在。

你覺得這錦衣衛還能繼續行駛他們監察百官的權力嗎?”

崇禎皇帝想一想現在的錦衣衛,搖了搖頭。

自從東廠和西廠建立之後,錦衣衛就失去了皇帝的寵信,然後變成了一個閒職。

當年監察百官的錦衣衛。

變成了現在的一個紈絝子弟掛名的錦衣衛。

不少大臣的親戚都會想辦法獲得一個錦衣衛的官職,從而擁有相應的俸祿。

“等此番陝西事情平定之後,就要想辦法撤了錦衣衛、東廠、西廠。”江楓直言。

監察百官還是要從官員之中選拔,而不是另外設立一個錦衣衛。

雖然錦衣衛乃是明朝的特色。

可是經歷了這麼多的大明天子,事實也證明,錦衣衛監察百官,其實是行不通的。

更何況,現在的錦衣衛已經成為一個空殼了。

“那錦衣衛、東廠、西廠如此多的人,又該如何安排?”崇禎皇帝問道。

江楓回道:“鼓勵他們參軍,如今大明邊關的守備還是薄弱了。

遼東之地卻又顯得臃腫了一些,袁崇煥適合戍守邊關,卻並不太會治理遼東。

所以後期袁崇煥只能掌兵,治理遼東之地的事情,要另外派遣人過去。

韃子佔據了一大平原之地,而山海關多山陵,的確不太適合耕種。

但是在這京師之地,卻多的是耕地。

如果朝野沒了貪墨之事,其實完全可以供應遼東的糧草。”

崇禎皇帝聽完,頓時覺得自己似乎有了一些思路,像是抓住了什麼。

“至於監察百官,那就要從百官之中挑選,成立御史臺,以御史臺來監察百官。

他們有著彈劾官員的權力,但是並不能懲治,需要經過刑部調查,罪證確鑿之後,再行定罪。

御史臺之首,有著和六部一樣的權柄。

而內閣可以監察御史臺的人,誰的彈劾乃是陷害忠良,或者是隻為了一個黨爭,完全可以治罪。

官員之間的監察,算的上是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