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楓養氣這麼多年。
就是想要對大宋做出一些改變,士大夫的制度,已經面臨了重大的問題。
繼續以這個制度下去,最終的可能只會是走向滅亡。
能夠長久的制度,自然是形成一個非常穩定有效的互相牽制的平衡制度。
只不過,皇權至上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
不過,在這個阻礙之下,還是可以做出一些改變,從而穩定這個大宋。
江楓要的是發展,是能夠實現盛世王朝。
至於能夠走多遠,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看時代的演變最後會走向什麼方向了。
而現在,大宋已經在江楓的慢慢促進之下,發展了八年的時間。
可是這八年多的時間,卻並沒有實現有多快的速度發展。
北地的重建,到現在才收尾。
百姓也算是能夠安居樂業了,而南方也不會有那麼重的負擔了。
仙學院的建立,也收留了不少的學子,再過一兩年,這些個學子就會進入大宋的社會之中。
如果大宋的制度上,再不做出一些改變。
這些讀書識字的學子,最後也只會成為一個庸人。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如果這個問題給他們幾天時間,或許還能集思廣益,說出個一二三來。
可是江楓這突然提問,他們那點兒思維,那裡能夠想到多少。
馬伸首先走了出來。
他是真心對江楓設定的監察部感到敬佩,說的自然也是監察部的好。
然而,這並不是江楓想要的。
之後自然是軍機處還有秘書監。
監察部的好處,乃是清肅了朝野,查出來那麼多的貪、官、汙、吏,清除了大宋官員的烏煙瘴氣。
而除此之外,自然也是收穫了民心,得到了大宋百姓的大力支援。
貪、官、汙、吏少了,被壓迫的百姓也就少了。
各地的混亂也就少了。
政令也能夠及時傳達到各個地方。
這便是監察部的作用,監察百官,清肅朝野。
而軍機處不用說。
直接和行在的文官分開,便是對大宋大軍最好的政策。
當年就有大宋的名將李彥仙上書,直接言明宰執李綱不懂軍事、不懂財政、不懂政令。
最後直接被李綱給排擠出去,差一點兒就要因此而殞命了。
後來逃過這一劫,見到大金的鐵騎肆意踐踏大宋疆土,這才又開始拉攏不少大宋將士們抵抗大金。
所以行在的文官,不少都不懂軍事,這一點,也在軍機處建立之初就已經攤牌了。
而後來,沒了樞密院又或者是朝廷宣撫使等等的左右橫跳,胡亂指揮。
現在的大宋軍隊也就變得主動了很多,四大帥可以率領自己的部下做出明智的舉措。
而軍機處也能夠監督四大帥,並且給出一些合理的規劃。
其中就有幾位軍機處大臣聯合了四大帥商議出來的大軍發展規劃,也就是步步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