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2/3頁)
章節報錯
成立了很長一段時間,卻沒有什麼建樹和動作的監察部,終於磨好了刀,開始把手伸向了地方。
紹興二年深秋。
監察部、刑部、大理寺三方聯合,開始在各地拿人。
可以說,從北到南。
各地都發生著監察部、刑部、大理寺捉拿犯人的身影。
這才讓那些個以為官家回到了汴京城,就可以繼續貪圖享樂的官員,吃了一驚。
卻也沒那個機會逃跑了。
至於直接反抗,那是不可能的。
地方上的那些個守軍,或者是說那些個聚集起來的鄉紳鼓動的村勇。
在大宋的鐵騎之下,根本就不值一提。
就像是當年他們在面對大金的鐵騎是一樣的,根本就打不過。
而且,反抗之後的結果,便是人頭落地,全家流放。
不反抗,倒是能夠依法治罪、該抄家的抄家,該流放的流放,最起碼還能夠活著。
而監察部這般風風火火的動作。
著實讓整個行在都驚訝了,紛紛上表詢問官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趙構也不太明白。
反正是聽從了上仙江楓的建議,對整個大宋進行清肅,從而以正監察之名。
說到底,他這個大宋的官家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要這般做。
直到第一份監察部的奏章,出現在了行在的時候。
趙構才明白。
原來,他的這個大宋還是和以前一樣千瘡百孔。
北地那新任命的官員,所做的事情,竟然比那些個大金還要慘無人道。
這就是他的大宋學士,這就是他親自任命的官員。
“豈有此理!”
趙構直接把奏摺摔在了宰執的面前。
趙鼎躬身上前,撿起來奏章,開啟一看,頓時臉色蒼白。
“請官家息怒!”
先是把奏摺給了呂頤浩,然後便連忙安撫氣憤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