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為見仙各逞心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揚州城為江南的第一都城,超過了臨安以及建康城,集合了江南真正富足的物資和精華之所在,也是東南向北的門戶所在。
再加上這揚州城遭受的戰火併沒有臨安城和建康城那麼的慘烈。
大金的完顏宗弼等人當初估計也是被揚州城的富足驚訝到了,這才有心想著留下這座江南最繁華的都城。
只不過沒有想到的是,大宋突然出現了江楓這位仙人,以至於大金短短一年時間就走向了沒落。
也正是因為揚州城從未遭遇過真正的戰火,才得以讓這一座江南重鎮儲存了下來。
大金的鐵騎止於淮河,東南軍亂侷限於江南,荊襄反叛從未越過大別山,就算是之前的方臘大軍造反,也沒有打到這揚州城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座江南繁華重城,其實還是保留著舊有的那種豐享豫大的心思,也對於戰火以及什麼大宋的危機,又或者說民間疾苦,都沒什麼太大感受。
然而,上仙不想讓人去接駕,斷了他們想要趁機表現,獲得上仙和官家的稱讚,為自己的仕途做準備的途徑。
他們又不免升起了一些其他的心思,想要來一個建言獻策,不管如何,這一場官家巡視天下,他們也要趁機進入行在才是。
每日都有人去尋宗穎進言。
這個說,官家乃是一個北方人,過了淮南一路南下,會不會水土不服?
恰好啊,他家中就有靖康中從汴京逃過來的廚娘,乃是蔡太師家裡做包子餡的。
聽聞官家在巡視北地之時,和萬民一起用膳,吃的就是包子,他這個廚娘做的包子,那可是蔡太師都喜歡吃的,不如送去給官家做包子。
那個說,這北地還有江南跟過去的一些士子,如今正在那龍圖閣編撰大宋時代週刊。
正好,他們這些個學子,也是第一次見到官家,更是感嘆這官家的中興之資,也未曾見到過仙人風華神貌,想著能不能前去伏闕獻詩。
況且,曠野之中,也能激發大家的詩興、禪意。
也好讓官家看一看江南計程車子們的學問,順帶考察一下這些學子的學業,好能夠讓江南計程車子們能夠上達天聽。
還有說,官家和上仙何等尊貴的人物,雖說是一切從簡,可是這舟馬勞頓,肯定需要人好生照料。
他們願意推薦這淮河的花魁等,前往行在服侍官家和上仙,也好聊表他們對官家和上仙的尊敬之心。
總而言之,宗穎呆在揚州城內,去做公事,下面的官員、幕僚便要勸他。
就算是晚上回到家裡,家裡面的妻妾也會受到別人的囑託,又或者是她們自己的小心思,在宗穎面前旁敲側擊。
這還不算什麼。
那揚州城最為著名的大明寺的住持,都要親自登門,詢問這淮南路的經略使宗穎。
官家和上仙來了揚州,是居住在大明寺啊還是那建了一半的行宮。
大明寺雖然撿漏了一些,卻也是百年古剎,到底是房子多,還是能夠款待那些個三千將士們的。
明顯是有意想要在此番官家巡視天下的時候,好在官家面前,還有那仙人面前露露臉,給自己的大明寺提升一下名氣。
然而,宗穎到底是宗澤教匯出來的宗家二代,性子沉穩的很,對於這些個流言蜚語不管不顧。
正常做自己的公事,似乎那兩百里外的官家和上仙,並不會來揚州城一樣。
而面對如此沉穩的淮南路經略使宗穎,其他的那些士族、富商、高僧、名士、大儒,一個一個也就著急起來了。
沒有宗穎的首肯,他們也不敢真的就去私自迎接聖駕,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得不償失了。
可是沒有宗穎的主動,他們什麼謀劃都可能要落空了,畢竟這宗穎就像是一塊硬石頭,搬不走、打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