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官家巡視天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南方因為沒有受到大金的大規模侵襲,對於大金的仇恨自然不重。
也就比較抗拒大宋的行在為了北伐而對他們施加賦稅,隱隱有了一些反抗的意思。
當然了,這肯定是不好的。
江楓也知道不好。
所以才會建議官家能夠巡視天下。
一來了,可以看一看這大宋的百姓現在過著的是什麼生活,親自感受一下。
二來了,也是要到南方,引導一下那些個百姓。
安撫一下南方百姓以及士族等人的心。
大江南北一起發展起來,才算是真正的強大。
長此以往下去,到時候怕是整個行在都會產生南北的觀念,從而形成一個新的黨錮。
這並不利於大宋的發展。
故此,攘外必先安內也好,體察民情也罷,促進國內南北大和諧也好,總該去一趟的。
也讓官家知道,他如今的確是過上了趙宋官家該有的生活,可是大宋的百姓卻並沒有過上真正的安居樂業的生活。
距離能夠在不影響南北百姓的情緒以及生活等等的影響之下,輕鬆北伐的目標,其實還有一段路要走。
打仗,並不是說,有了勇猛的一百零八天將和看似穩定的國內局面就能夠取勝的。
在這巡視天下之前,自然也是有了一番準備,也好讓整個行在的官員定下心,為北伐和發展大宋盡力而為。
元月初,詢問了江楓之後的趙構連續發出旨意,先是對大宋的宰相之一呂頤浩在東南的功勞予以認可、表彰,進一步提升了呂頤浩的食邑,並根據食邑級別,加爵成國公。
然後,又追贈關學張載為郿伯,從祀孔廟。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張載是大學士,對於大宋也是有功之臣,必然要有功就賞。
除此之外,對於黃潛善、汪伯彥還有秦檜、劉光世、杜充等奸臣,再一次口誅筆伐了一下。
一番懲戒和獎勵。
也算是讓整個行在的官員,都見到了江楓對於北伐之事,以及對於大宋整個行在的官員的態度。
按照江楓在大宋時代週刊上面的話來說,黃潛善、汪伯彥、秦檜等人,乃是因為被域外天魔迷失了心智,變成了一個魔。
他們善於諂媚、也善於迷惑別人。
沒什麼學識,卻能夠憑藉一張嘴而進入行在,成為官家近臣。
以至於讓大宋面臨著亡國之危機。
如今行在雖然肅清了一些。
可是卻還是有著劉光世、杜充此等昏庸無能的官員,要麼憑藉著身世,要麼憑藉著官家的信任而肆意妄為。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大宋才會變得風雨飄搖。
而沒有了這些人之後,大宋才會變得更加強大,並且百姓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大江南北的百姓,只要是發現了這樣的官員,就要積極舉報。
而作為地方的通判、知州等等,在接受百姓的舉報之後,也要嚴查,不能放過一個白蟻,也不能冤枉一個清廉之相公。
這些佈局之後,也算是江楓對於趙構巡視天下做出的基調,也算是一劑預防針。
給了大江南北的那些個士族還有官員一個態度,有一些事情,已經被定下來,就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