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個經歷了戰爭的國家快速回復,必然要讓所有人都忘記了戰爭的悲痛。

讓他們看到活著的希望。

駐守在川西的劉琦和吳玠正在配合經略使虞允文治理陝川之地。

大金的徹底敗退,也嚇退了西夏和大遼。

有著橫斷山的天然屏障,李乾順和耶律洪基覺得大宋應該不會暫時繼續舉兵了。

聽到大宋和大金開啟了商貿。

兩位國主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怎麼本來生死不休的大宋會突然和大金開始了商貿往來。

不過想一想細作帶回來的訊息,也能夠明白。

大宋的確有一戰之力。

但是真要是死逼大金,到時候後防不穩,他們要是再一次趁機南下。

對大宋而言,的確是得不償失。

所以兩位國主商量了一下,也開始主動和大宋開啟了商貿往來。

而江楓則是親自在大宋時代週刊上面釋出了一片文賦。

也就是要以商促進發展,以法度規範政令,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橋樑。

整整一個大宋時代週刊上面,詳細地寫了如何應對現階段的大宋狀況。

一時間。

大宋戍守邊關的將士們,也都開始關注著朝堂上的局勢。

整個行在因為江楓的這一大宋時代週刊而活躍起來了,他們總算是找到了自己奮鬥的目標。

不少大臣開始紛紛上奏,請求按照江楓的這些指引來治理天下。

趙構自然是樂意支援。

畢竟大宋恢復了繁華,他就能夠獲得無上功德。

現在不僅僅是趙構想要功德了。

那些個大臣也是一樣。

張浚手中拿著大宋時代週刊,左右坐著的乃是他的一些好友,或者是說政治上的同盟。

第一位乃是御史胡晏、此人在趙官家到了臨安城之後,也千里迢迢回到了行在。

然後便成為了戶部的侍郎,如今只差那麼一步,就能夠成為尚書。

然後便是陳公輔、翟汝文、閆孝忠等。

這些人也都是現在整個行在的中堅力量,維持著大宋現在王朝權力的運轉。

“以商促進發展?”

作為喜歡錢財的張浚,自然也知道商業是來錢最快的一個渠道。

在不久之前,他還讓人成立了一個船商,打著大宋的旗號,安排了一些大宋水軍護送,前往高麗行商。

因為大宋的疆土很大,一些都城內因為大金的原因,變成了殘破的都城。

人少了。

而以前遺留下來的貨物卻並沒有少。

大金撤離的比較快,再加上大金的人其實也並不是很多,屠殺了大宋的百姓,卻並不能足以享用這些貨物。

等到大金撤離之後。

這些也就成為了無主之物,被整個大宋官兵給分了不少。

“各位,你們是如何理解上仙的此等妙想?”右相張浚對眾人問道。

他們每個人的身邊桌子上,都放著一份大宋時代週刊。

對於上面的每一個板塊的內容,也都做到了倒背如流,還嘗試著分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