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產能過剩。

如此一來,大唐就能夠繼續開疆擴土,到時候也就能夠加速整個藍星的發展。

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僅僅是半年的時間,大醫館已經遍佈大唐各地了。

太平公主的名聲也隨著大醫館慢慢地壯大而提升,有著小天鳳之稱。

而在神龍三年的年關。

隨著大唐打敗了吐蕃,完成了真正的大一統之後。

武后也被百官推舉,最終登上了那個位置。

李顯這位帝王,也到了頭,成為了一個親王,被養在長安城內。

畢竟在武后的治理之下,大唐打敗了高麗、打敗了東島、打敗了突厥、打敗了吐蕃。

這種打敗,不是那種簡單的打敗,而是真正的佔領了。

至於武后之所以能夠坐上那個位置,這些開疆擴土之功,也只是一部分。

這些年,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沒有了飢餓,也沒有了路有凍死骨的現象。

更沒有了戰火。

這些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最關鍵的自然是大學府的建造,讓武后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支持者。

這些學子一個一個在學院學有所成,透過了科舉考試,進入了大唐朝野,成為了官員。

慢慢地,整個朝堂上的大臣,不再是出身於那一些世家大族,又或者是貴勳之家等等。

也不在講究什麼出身名門,出身豪門等等。

他們只是大學府的學子,只會在意他們在大學府,是幾等,甲乙丙丁四等。

按照他們的各科學業之綜合而進行了評分。

這個評分算不上有多嚴格,卻也有著很大的公信度。

世家大族對於朝堂的控制,已經便的很小很小了。

在各地都有了豪門之後,他們互相有了利益的競爭之後,朝堂之上也變得更加公正。

這就是潛移默化。

也是為何,武后能夠登上了皇位。

一身皇袍,倒是讓武后穿出了別樣的風範。

有著江楓在,武后也從未有過什麼面首,更沒有人敢給武后敬獻什麼面首。

畢竟有這個心思的武三思,已經死在了百官的聲討之下。

武后本就沒有這個心思。

所以想要諂媚的武三思,死在了自己的小聰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