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百姓都不願意從他們這些富商手中買房子,而是看上了官府籌建的一些房屋。

這還不算,連主要的產業布匹和成品的衣服,都沒有百姓買了。

一時間,大唐的百姓好想都不太願意把錢花出去,還有不少百姓圍著錢莊,覺得是這些錢莊在害人害己。

這就是大唐現在的商業模式,非常的脆弱。

僅僅是因為李二陛下在佈局錢莊,前期打壓懲處了那些子錢家,就讓百姓以至於如此。

可以說,朝廷的稍微一個舉動,就能夠影響整個天下的商業發展。

所以不過幾天,大唐時代週刊上面就報道了很多商賈的善舉。

比如荊州之地的富商彭通,在攻打高麗和僚人的時候,就捐獻了五千布匹,支援大唐的大軍,給戰士們做了戰袍。

而另外一位白手起家的富商裴明禮,更是捐錢修路、修橋,讓一些貧困的村落通了路。

一個一個大行善事的富商被報道出來之後,百姓們又開始大為感動。

原來,商人裡面也有壞人和好人,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了。

隨著朝廷的引導,這些百姓又開始願意支援這些被報道了的富商。

覺得他們乃是一個善良又有誠信的商人,和那些黑心的商人是不一樣的。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一個大唐時代週刊讓百官們深刻認識到了這種官方輿論的強大力量,對於國師江楓,那也是敬佩不已。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像是邸報一樣的東西,竟然會有這麼大的作用?

而隨著子錢家被懲罰,一些錢莊被封。

李二陛下也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那就是直接組建皇家錢莊。

在朝廷中成立一個像是將作監一樣的官職,就叫做財政司。

隨著代表著李二陛下的心聲的官員提出來這些建言,朝堂上的百官才明白過來。

陛下這不是對於那些子錢家看不過去,而是對於整個天下的錢莊看不過去了。

只不過,在最開始對於子錢家的打壓之上,百官們也不能有什麼反駁的藉口了。

畢竟他們所屬的那些錢莊,當真是亂象叢生。

再繼續下去,對大唐的長治久安而言,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除此之外,大家都看了看國師江楓。

能夠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可能是那個小小的官員,也不可能是坐在上面的陛下。

只有一個人,才能想出這般的奇思妙想。

而隨著百官們的沉默,隨著李二陛下的旨意的下達,大唐的皇家錢莊開始了籌備之中。

想要建造皇家錢莊,首先便是選地。

各州都有合適的商鋪,畢竟那些被查封的錢莊,已經算是國有了。

除此之外,便是制度。

財政司的官職標準,還有財政司管理的區域等等。

最重要還有一點,便是錢莊的模式,和以前的錢莊一樣,卻多了一個隨時存錢和隨時取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