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茶壺火車的速度慢,還會發出很大的“咣噹”聲音。
遠遠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是大唐的那個火車來了,想要看稀奇的百姓,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兒,跑去鐵軌邊上看著。
一些戲耍的孩童,還會編一些童謠,一邊跟著火車跑,一邊清唱著。
太上皇李世民和江楓相對而坐,看著窗外的村落。
炊煙裊裊中的村落中,是不是傳來一些雞鳴聲音,還能看到那些圍觀的百姓的面孔。
一個一個身穿著綢緞,臉上也不見貧苦。
“看到這大唐萬民臉上的笑容,我這心裡就寬慰許多。當年從未想到會有這麼一天,當初登基之時,心中也沒做好準備,不知道如何才能帶著大唐走向強大和繁榮昌盛。
現在想想,都覺得這一切就像是夢幻一般。
我擔心自己睜開眼,見到的不是現在的大唐,而是你口中的那個歷史上的大唐。”
太上皇李世民喝了一口青茶,見到外面手持鋤頭的農戶,臉上帶著純樸的笑容看著這邊,心中就不免嘆息。
江楓覺得如果再給李世民指導提點一下,說不定他就能夠成為新一代的文學大師,開創出來一個新學派。
稱之為李氏心學。
“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若無莊周夢中蝶,亦無恩賜亦無劫。奈何莊周夢了蝶,即是緣分亦是劫。莊周有了夢中蝶,吾也有了命中劫。莊周夢醒蝶消散,吾卻夢醒斷了劫。莊周入夢化那蝶,吾沉夢中尋那劫。莊周一生夢一蝶,吾用一世渡一劫。”
江楓唸叨著。
總覺得自己好像也變得矯情起來了,可能也是因為隱退之後,日子有些太清閒了。
聽著江楓的口水詩,李世民皺了一些眉頭。
作為一個文學大家,他的文采也非常高,流傳了不少的詩句。
只不過和那些詩仙、詩聖等比起來,是差了一些。
然而也不妨礙李世民覺得這一首詩,聽起來倒還不錯,細細一品,又覺得味同嚼蠟。
可是其中有一些詩句拎出來,卻又讓人沉思。
到底是莊周夢了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周?
又或者是莊周的確在夢中化作了蝴蝶,還是蝴蝶最後化作了莊周?
嘶!
這是一個問題。
江楓沒有想到自己隨口說出來的後代論壇矯情詩句,一下子引起了一場不小的文學改革。
更是讓不少讀書人開始走向了矯情,從兩小兒辯日到莊周夢蝶,從北冥有魚到爛柯棋緣。
一下子就多了很多的文學流派出來,讓整個大唐的文化,更上一層樓。
而不是以前的那種默守陳規一般的死氣文學,初唐四傑、永徽八君子、桃園六秀才等等。
不少讀書人開始各抒己見,各持一詞。
至於齊魯大地上的孔家,慢慢地成為了一個象徵性的地方的存在了。
以前的衍聖公府,擁有著良田百畝,到現在早已經分出去,孔家成為了一個衍聖公的後人,成為了一個讀書人。
畢竟在學宮越來越多,連八歲稚子都開始讀書起來,孔家的影響力遠遠不如皇家。
掌握著學宮,也就是掌握著天下一大半的讀書人。
掌握著皇家錢莊,也就是掌握著天下一大半有錢人的口袋,再加上官鹽、鐵、軍隊等等。
一個穩固的皇權體系正在慢慢地形成,一個可能會傳萬世的王朝正在形成。
用了差不多十八天的時間,大茶壺火車終於是到達了長安城。
之所以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太上皇李世民和江楓一起領略了沿途的一些風光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