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今孤兒院還沒有建立,各地的工事還沒有完成,馳道、水渠、水庫、邊關重城等等都在修建,何以要加大大唐百姓的壓力,行宮之事,非一日之功,然則輕重緩急,應務當下之重,而非行宮。”
魏徵站出來之後,房玄齡也站出來了。
然後是戴胄、孫伏伽等人。
他們都是經常諫言的人。
李二陛下有想要放鬆的心思,他們就立馬站出來了。
就像是這一次的修建行宮的事情,他們就覺得,李二陛下這是想要及時行樂了。
這哪行啊!
皇帝就應該兢兢業業的坐在皇宮裡面,每天批改奏摺,然後上早朝。
李二陛下沉著臉。
修建行宮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提了多少次了。
每一次,都是魏徵第一個站出來勸阻他。
實在是氣人。
在這朝會之上的,也不是沒有那種會看形勢,看眼色的人。
比如權萬紀此人。
就是一個貫會看眼色的官員,喜歡進獻讒言,也就是充當李二陛下的走狗。
“陛下,臣以為魏相公等人所言,有一些太過了。”權萬紀站出來,大有一種舌戰群儒的氣概。
“前朝之時,楊廣勞民傷財,征夫百萬修建長城和行宮,還有運河,完全不顧百姓之感受和生計。
然而現在的大唐和前朝有所不同,陛下文治武功,還有著國師的指點,如今大唐已經繁華昌盛起來,國庫也充盈,還有這幾十萬的苦力。
修建行宮,完全是陛下自己出力出錢,又何以施壓與百姓?
試問一下,古往今來又有哪一位帝王,比得上陛下的文治武功,比得上陛下的勞哭功高?
如今,不過是修建一座行宮,以便陛下能夠巡視各地,從而彰顯大唐國威,有何不可?”
權萬紀最後張開雙手,環視了一下百官,然後又對李二陛下和江楓躬身施禮。
“陛下,國師,臣以為修建行宮,也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方便陛下和國師巡視各地。
也可以推動各地的發展,行宮的建立,也能夠帶動地方,是一件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
“權相公說的不錯,臣也以為,修建行宮,並非不可。”又有人站出來了。
朝會之上,有著朕心諫言的。
自然也有真心想要巴結陛下,想要巴結國師江楓的大臣。
想要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想要成為一個佞臣,得到更大的好處。
這水往低處流,人自然往高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