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頭打造出來的腳踏車,自然沒有橡膠車輪的減震效果好。

再加上,現在的道路也都是土路為主,崎嶇不平。

腳踏車在這樣的道路上面騎行,顛簸的力度也非常大。

然而,自從腳踏車可以被隨便打造之後,這種出行工具,也就成為了大唐人的首選。

首先。

不需要牛馬之類的動物來拉動。

也就不用養這些牲畜。

減少了出行人的負擔。

其次,這種腳踏車,真的只要是工匠就可以打造。

就算是不會工匠手意。

用食物換取兩個車輪和車鏈子等零部件,然後自己製作一個車身出來,也能夠組裝成為一輛腳踏車。

以至於後來的腳踏車已經非常廉價了。

不像是江楓所作的現代,買一輛好一點兒的車,在三四線的縣城,和買一套房子差不多。

江楓是有做過調研的,自然知道房價和車價。

對於那些個農民而言,他們最大的興趣就是收割機或者是耕種機器等等。

然而,這些車,其實也比較貴。

沒有國家的補助,農戶想要買一輛車,需要種好幾年的糧食。

現在在大唐,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國家的補助,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出行代步車。

最開始還算是比較風靡,然則,時間長了。

人人都有了腳踏車之後,那些個達官貴人,有身份的人,自然還是不願意騎著腳踏車出行。

實在是太掉面子了。

還是四馬拉車,做著舒服。

不過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腳踏車真的非常方便。

有多方便呢?

比如,以前從藍天到長安,一個人可能需要半天時間。

現在有了腳踏車,一個時辰就到了。

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拉開了資訊交流的便利。

還有那些個往來的官差,還有一些行腳商,跟著腳踏車隊,就能夠行商天下。

可以說,僅僅是一個腳踏車。

便讓貞觀四年末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讓大唐的經濟再一次提升了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