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時間,李泰已經熟悉了造船廠的一切事宜。

從刨木頭到製作螺絲釘,這種最新式的所謂流水線工藝法,的確是節省了時間,更讓每一隻船看起來都精美且實用。

很難想象,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生產好幾只帆船,一年時間,可以生產四五隻大龍舟。

作為江南道大都督,李泰可不僅僅是有這監工造船廠的任務,還有著青州、徐州等地需要他管理。

“殿下,許昌到了。”

李泰從車內走出來,看著眼前的都城,金陵。

此地乃是南方之地的一個重城,和江都一樣,有這連線大唐東西南北中的重要通商商道。

以後從海上回來的商船,會在瓊州修整一天,然後順著大江進入中原,到達金陵、九江、江都等地。

再從這些都城分發貨物到大唐的各個都城,一些會給當地的商賈,一些會進入都城的華聯商城內賣掉。

“高履行拜見殿下!”

河南道金陵刺史乃是高履行,此人是高士廉的長子。

這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舅,而高士廉算是長孫皇后的表兄,結果李二陛下的女兒,卻嫁給了高履行。

幸好,這位東陽公主不是長孫皇后親生,不然……。

李泰對於這位長輩,還算是比較恭敬,並沒有因為自己親王的身份而自傲。

回了一禮之後,便問道:“世叔近來可還好?”

高履行早就從父親大人的書信之中,對於大唐的太子還有魏王有所瞭解。

當初這位殿下可是和太子在十幾歲就狠狠地坑了一次王、崔等中原五家。

高履行覺得不愧是當今陛下的兒子,當真是龍生龍。

“尚可,金陵之地如今正在建造新城,用以以後我朝航海之內河渡口。”

高履行知道李泰現在來是做什麼的,便也沒有多過寒暄,更沒有什麼擺宴歡迎。

李泰也很直接,說道:“還請世叔能夠帶某去看看。”

“殿下這邊請。”

金陵城外一處皇帝正在大肆建造,在這工地上,還可以見到不少異族苦力。

這些人的面板已經變得黝黑起來,整個人也比較邋遢,旁邊則是監工和官兵。

從江岸邊上修造一個非常大的渡口,可不是一兩年,更不是幾萬苦力可以完成的。

這種非常講究的工事,有著專門的人負責。

工部派來了最負盛名的匠師來指導,如今已經可以看到一個碼頭的冰山一角。

“殿下請看,這裡地勢非常平緩,而且江水到了這裡也不是很湍急。

以防以後江水氾濫,如今需要修築一個比之江面要高出很多的高臺。

船隻停靠的時候,小船在那邊的渡口,大船在這邊的渡口。而兩個大型渡口可以很好地放小渡口不會被泥沙衝擊,最後損毀。”

李泰點點頭,對於這些,他也多少還是懂一些,聽得明白高履行說的內容。

“世叔,父皇已經御駕親征於東瀛,相信不久戰報就會出現在大唐時代週刊上,而且,打敗東瀛也不會太久。

到時候,大唐的第三次商船必然會揚帆出海去南方更遠之地,要再一次和身毒國等做一單更大的交往。

這渡口就顯得尤為重要,屆時的貨物必然會有金陵一部分,還請世叔能夠明白這渡口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