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百年的大家族,怎麼可能會沒有一點兒底蘊?
自成勢以來,歷代的家主就在想一個問題,王朝會有更替,天下會有紛爭。
而作為一個大家族,其實也就和一個王朝差不多,如何才能屹立在中原不倒,這是一個問題。
保證一個王朝能萬世不傾倒,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王朝可以說能夠長治久安,總會有那麼一些昏君或者是奸臣出現。
而要保證一個世家萬世不傾倒,其實要比一個王朝要簡單的多。
然後就有了陰陽兩族。
擺在明面上,會進入朝堂,會把持天下,會名垂青史的人,就是陽族之人。
而作為陰族,就需要培養死士,需要明爭暗鬥,解決一切阻擋陽族發展或者是損害家族之利益的人或者是勢力。
比如當初的楊廣,想要削弱五姓之家的勢力,弄出來一個科舉制度。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有一句話,叫做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
也就是說,那些個當官的大部分都來自於士子。
這讓世家能夠很好把控朝堂,更能夠利用來自於王朝的權力發展自己的家族。
然而一個科舉制度的出現,讓世家賴以生存的生存之道斷絕了。
也不說是完全斷絕,最起碼,已經威脅到了世家的利益。
朝堂之上出現了不少寒門學子,這些人慢慢也成為了新的勳貴之家,然後發展成為了一個大家族。
大的家族越多,對於他們這些百年世家來說,也就產生了一種壓力。
畢竟資源是有限的,一個王朝出現太多的大家族,也就分擔了更多的利益。
到了現在,李二陛下在國師的建議和支援之下,想要讓天下人都能夠讀書識字,這對於讀書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侮辱。
對於世家而言,更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削弱手段。
五姓之家培養出來的讀書人,已經失去了作用,耕讀之家也就真的要成為耕讀之家了。
孔秀覺得這沒什麼好,那些世家的確是佔據太大資源,當初更是挑唆隋朝末年的戰亂,沒有把百姓的死活放在眼中,整個天下都是他們的棋盤。
說實話,孔秀也看不起他們的手段。
然而,真到了皇權越來越強大,他們孔家也受到了威脅的時候,他才明白。
有一些事情,不得不做。
……
公井縣自古以來盛產井鹽,也被稱之為鹽都。
早年被大唐掌握,這一次的僚人之亂,被僚人給佔據了。
程咬金親率三萬大軍攻打公井縣,想要突破僚人的包圍,同時支援羅州。
李道宗已經帶著人從益州過內江,從巴州道南下支援羅州的江楓。
而李績帶著大軍正在和眉州的寧闕僵持,雙方互有爭鬥,卻並未出現輸贏。
實在是寧闕的身邊有高人指點,再加上本人也是求穩,並沒有衝動。
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撤。
尋找繼續偷襲,又或者是正面阻擊,一直咬著李績的大軍不放。
“囊求的,天天龜縮在城內,也不敢和耶耶正面來一場!”程咬金吐著口水,對著鹽都的守軍憤憤罵道。
要是不攻打鹽都的僚人,直接去支援羅州,又擔心僚人從鹽都北上,直接攻打益州。
不去支援羅州吧。
這鹽都的僚人就呆在城內,防守鹽都。
他這已經是發起了第三次攻城,卻未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