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辦這樣一個商城,最開始根本就沒有那個大臣看好。

包括十分信任江楓的李二陛下,也覺得這個商城有一些消耗資源,僅僅是收購各地的貨物,就用了幾十萬的錢財。

最關鍵的是,商城裡面的貨物,都要比外面的要低一些。

不懂經濟和發展的關係,自然也就不懂什麼叫做成本價以及市面價格,更不懂發展的眼光看待經濟。

一個大商城的建立,最起碼能夠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這個體現,一般人就不懂。

為什麼能夠帶動?

首先建造好了一個商城,需要收銀員、貨架員、保安員、帳房、卸貨員等等。

這些就能夠促進長安城內的不少人就業,也就是那些無業遊民可以有一份工作。

除此之外,這些貨物需要有一個源頭,比如江南的米粉,需要江南盛產米粉的大家生產,還需要從江都運送到長安。

這中間,養活了一個米粉大家,還養活了兩個碼頭的工人,養活了一支商船。

可以說,一座華聯商城養活了最起碼一萬多人。

這絕對沒有誇張,一個實體經濟就是這麼厲害,一個人賺了錢,很多人都能夠賺錢。

當這個資料呈現在李二陛下面前,呈現在百官面前的時候,一個一個都驚訝了。

看著坐在那裡的國師,眼中都是帶著敬佩。

不佩服不行。

誰能夠想到,把所有的貨物放在一起,讓那些人去挑選去買,一天的時間,竟然有這麼多的收入!

早知道的話,還需要什麼華聯商城,他們早幾十年前就直接建造了。

“陛下,這只是最開始,百姓們都看著稀奇,等到以後,會呈現一個穩定收入吧。

一座華聯商城比學府火鍋或者是醉仙樓都要賺錢,關鍵是,華聯商城能夠帶動大唐所有商人所有的百姓活動起來。

錢就是一個貨幣,是一箇中間等價物,比如一個人在華聯商城買了一樣物品,花出去一文錢。這個一文錢將會發給華聯商城的員工,其次就是廠家,還有船商。

而員工得到了錢財,他也會消費,會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會把這個錢用出去。

這個錢就會流通到另外一個人手中,比如一個商人,這個商人需要購買物品,需要工人。這個錢就會有一部分流通到百姓手中。

百姓又會去購買物品,最終又到了華聯商城這裡,形成了一個迴圈。

而華聯商城有了收入,所有人好像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百姓也買到了糧食又或者布匹等等,提高了生活質量。

這就才叫做繁華,所有人都能夠買辦,所有人手中都有一些閒錢,會買一些一般物品,比如去吃一頓好的,買上好的布匹,或者是棉被又或者是石炭等等。

如若沒有商城,錢財的流通也就變慢了,如此一來,有錢的人花不出去,沒錢的人沒有賺錢的渠道,錢會爛在那裡。

只有這個中間等價物流通起來,所有人都能夠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才能使得這個王朝長治久安。”

江楓的一番話,只有極少部分能夠理解。

大部分人的腦袋裡面都是聖賢書,什麼中間等價物,什麼錢要流通起來。

什麼分配關係,或者是商業促進大唐繁榮等等,對於有一些人來說,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然而說這個理念的人是大唐國師,是仙人弟子,他們也反駁不了。

不然,這個朝堂之上,早就已經成為了菜市場,說不得還有人以死諫言,要求李二陛下殺了江楓。

事實上,江楓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好像的確讓大唐變得更加繁華了。

這一點,又不得不承認。

誰能夠想到,大唐王朝能夠有能力在十幾個州建立了學宮,讓更多的寒門弟子能夠讀書。

這一點,前朝、前前朝、從始皇一統天下到前朝大隋,都沒有過。

讀書從來都是有錢人、有權人、有能力的人才能做的事情,讀書人也都是非常高貴。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士農工商,再有錢的人在這樣一個時代也鬥不過一個官,更鬥不過掌握所有人生死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