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詳細地說了一些過程和那些番邦進獻上來的貢品,其次便是宣揚大唐的強大,使者對大唐的尊重等等。

自然,還有關於如何做到禮儀之邦,把禮之一字型現出來,也算是稍微稱讚了一下孔家。

畢竟讚美孔聖人,對於孔家來說,那就是在讚美他們。

以李二陛下和國師江楓的想法,自然就是內文外武,文武兼備,才能震懾番邦。

同時,也寫出來這些番邦所為的位置。

這一下子就涉及到了以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日心說的問題,這個問題也爭論了一段時間。

後來因為孔家出手,才開始淡化,到了現在,再一次被提出來了。

腳下之地,到底有多大?

吐蕃在西邊,而吐蕃之西乃是一片茫茫高山,很少有人過了這片高山。

所以沒有人知道這片高山之後有什麼。

而吐蕃之南,那就是天竺國。

而以天竺國的使者講述,在天竺國往北,有一片不毛之地,沒有人穿過那裡。

而天竺國再往南,還有一片深林,這裡野獸非常大,也沒有敢穿越。

至於到底有多大,沒有人知道。

嶺南來的使者,倒是說了嶺南之地,向南一直走,會遇到大海。

李二陛下再一次盯著球。

他想不到到底該如何叫它,記得當初國師江楓說過,地球儀。

這個和渾天儀差不多。

說起渾天儀,前不久,得到了國師江楓指點的李淳風,又在渾天儀上面加了一個黃道儀。

“力士,你說,腳下之地如此之大,大唐是不是應該建立水軍,以橫行海上?

聽說,東瀛之地黃金和白銀都比較多,而這個爪窪的地方,也是物產豐富堪比江南,這裡的波斯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國家。

朕很想讓他們知道,在這東方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叫做大唐。”

力士是李世民對於身邊的內侍也就是太監的叫法,年過五十的太監乃是從李世民出生之後就陪在他身邊的人。

“陛下,某以為大唐已經非常強大和繁榮,此刻應該先建立商船。聽說,在東方海域之上,有著不少的強盜,東瀛使者稱之為海盜。

大唐如若直接建立水軍,必然要出海。

然則,大唐對於海上的一切都未曾熟悉,貿然出海,於水軍不利。

如若大力發展海船,便有了熟悉海上的機會,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這乃是陛下常言啊。”

李世民點點頭,內侍說的不錯。

可是,他實在是太想要立馬建立強大的水軍,然後乘坐著高大的海船出海。

他記得當初在仙島之上,國師江楓就說過有一個叫做大明的王朝,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三寶太監的內侍,帶著一隻非常大的商船出海。

他喊著大明的口號,走到了一個叫做爪窪的地方。

而現在,李二陛下總算是知道,爪窪在哪裡。

別人做的,他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