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1/3頁)
章節報錯
加急印刷另外一個版本的試卷,已經是來不及了。
畢竟一晚上的時間,真要是能夠策印出來幾百份試卷,那已經不是人工印刷,而是需要高科技了。
以現在大唐的人工印刷技術,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
關鍵是,就算真的完成了。
也就證明了科舉考試洩題,打了大唐朝廷的臉面。
幾個大臣站在那裡,也是毫無辦法能夠想出來,這件事情的影響在現在,已經是非常大了。
科舉考試已經成為大唐最為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誰現在想要成為大唐的官員,都需要透過科舉考試。
進入了科舉考事,而且成為了三甲。
才會被吏部記錄在冊,到時候,就會由吏部安排前往各地成為明府。
從一個縣令或者是縣尉又或者是縣丞開始做起,當他能夠帶著這一方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有了功績,自然會往上升。
大唐的地域非常遼闊。
已經佔領了北方的河套草原,成立了安西都護府。
還有西北之地的西域,已經俯首稱臣。
僅僅是貞觀六年,差不多已經做到了歷史上貞觀十幾年的時候的大唐版圖擴充。
現在每一年,大唐的版圖都在往外擴充。
大唐的邊關將士們為了支援那些牧民又或者是小部落,從而把軍隊派遣過去駐紮。
最後,這些小部落也就慢慢被同化了。
為了生存,有一些人參加到了大唐軍隊成為了士兵,有一些,直接跟著商隊一起成為了行腳商的夥計。
只有極少部分人,還在守著最後一片故土。
然而要是沒有大唐官府的救濟,他們這些小部落最後也都會消亡。
北方之地,風沙比較大。
再加上土地也不是非常肥沃,並不適合種植高產農物。
只有極少部分有河流的地方,還算是有水分和肥沃的土地,才能養活一些部落。
如此遼闊的地方,就需要很多很多的官員來治理。
今年的三甲從三百人擴充到了六百人。
然而因為一個洩題,導致這個科舉成為了大唐有史以來第一次重大的意外事件。
大理寺少卿和刑部的人一起走進來,看了看崔民乾等人,接著對李二陛下行禮道:“啟稟陛下,我等嚴查了那些印刷的工匠,並無可疑之人。”
李二陛下說道:“看護他們的乃是金吾衛,他們怎麼能夠把訊息傳出去?”
如此重兵把守之下,這些印刷的工匠不可能有機會把訊息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