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個老師,帶一帶學生。
這一點,對於江楓來說,是非常在行的。
特別是帶著學生們下田地。
八月的秋風帶著少許的涼意,田地之中的一些水稻和其他農物,都差不多成熟了。
這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在玉山書院下面,有一片曠闊的田地。
在這田地上,可以看到很多的農戶。
大部分的田地,都是屬於那些莊主或者是鄉紳的,只有少部分被開墾出來的,才是屬於農戶自己的。
農戶不僅僅要給莊主還有鄉紳種地,還有自己的一小片耕地需要耕種。
如此一來,他們不僅僅能夠吃飽飯,還能用糧食換一些布匹或者生活用品等。
荊襄之地的棉花製作成的棉衣和棉被,如今是已經是大唐最吃香的物品。
再有錢一些的,就會買一些高檔的物品。
除了棉衣棉被之外。
徐州之地製作的染布,那顏色多種多樣,材質也非常好,上等的蠶絲。
還有蜀中的蜀錦,那是達官貴人才能用上的上等貨。
有了腳踏車。
一些學子來往玉山書院的時候,就方便了很多。
同時,腳踏車也在慢慢地發展,現在有了更好的三輪腳踏車以及四輪腳踏車。
再加上苦力修建出來的道路,世家修建出來的橋樑,溝通了整個天下。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所用的時間,都比以前縮短了很多很多。
各地之間的交流也變得熟絡起來,每一天都可以看到,行走在官道上的成群結隊的人。
大部分是行腳商,一部分是走親訪友,還有官府辦差之人。
時不時,會有一輛腳踏車。
又或者是馬車。
又或者是四輪腳踏車。
在玉山書院下山的階梯上,江楓帶著一個班的學生準備去往田間。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將來都將會成為大唐的國之棟樑,如不懂農事,又如何解決農事之所需,又如何知道,每個月要種什麼,要收什麼?又如何知道,水稻是怎麼種出來的?又是怎麼成為大米的?”
江楓走在旁邊,一個班差不多二十個學子,走的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