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都聰明瞭。

他們也就知道什麼叫做趨利避害,知道什麼叫做家國天下。

那些大手一揮,就能夠當草頭王的人,為什麼會成功?

因為他們裹挾的就是愚昧的民眾,用這些民眾迫切想要得到的利益,用適合他們的誘餌來誘惑他們,從而聚集起來強大的勢力。

如果百姓聰明起來,僅僅靠著那些誘餌,豈能夠誘惑住他們強大的野心?

貞觀六年初的第一件大事。

自然是各地學宮開始招收學子,轟動了整個大唐。

這樣的熱度,差不多持續了三個月。

每一天,百姓們開口必談學宮。

大唐時代週刊也會報道各地學宮的情況,比如招收的學子有多少,比如招收學子發生了那些感人的故事。

以及,前三個月出現的第一名,出現的聰明學子。

王玄策、裴行儉、秦懷道、李嗣業等等年輕的俊才,紛紛開始了揚名之路。

第二件大事,自然是佛門之論。

如果不是大唐時代週刊刊登永州的寺廟,如果不是白蛇傳這本書的出現。

大唐百姓還以為,佛門真的能夠給他們帶來平安,真的能夠消除他們的疾病,還能夠給他們富裕。

只有當血淋淋的事蹟擺在眼前的時候,他們才明白,原來,和尚也不全都是眉目慈善,一心向佛。

……

真正的高僧心如明鏡。

他們明白佛門的發展的確太快了。

更明白,如果不直接果斷,整個佛門都會被牽連。

本就是一個修道之地,卻變成了藏汙納垢之地,何他們最開始求佛之心也不符合。

至於那些世家的拉攏,他們更明白。

如今的大唐,不是幾個落魄的世家,還有他們佛門聯合起來就可以對抗的。

佛門還有一個道家作為對手。

世家,將要面對的是那些個新晉的勳貴之家,還有那些個富商之家,以及天下百姓。

他們接觸的百姓最多,知道現在的大唐百姓是什麼情況。

和前朝相比。

現在的百姓,大部分人都面露笑容,他們來寺廟,求平安、求前程、求姻緣、求子、求財。

就連那些杵著柺杖的老者,顫顫巍巍地走進來拜佛,都可以從兜裡面摸出一文錢來。

他們更明白,香火錢變多了的原因。

百姓其實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