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的後方,六萬之餘的突厥俘虜,被粗大的繩子綁著,一個連著一個。

他們的神情非常低落。

其中也有一些猛士,還在怒目而視,表達自己心中的戰意。

然而, 俘虜就是俘虜。

他們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祭祀。

詔告天地。

犒勞三軍。

宣政殿內,溫彥博卻站出來,提出諫言。

“陛下,大唐乃是禮儀之邦,這些突厥人已經投降,且心有悔過,尊崇陛下為天可汗。

陛下之功,比之秦皇漢武還要大,彰顯了大唐之國威。

然則,讓這些突厥人帶著鐐銬,去礦山挖煤,去修建水庫和水渠,是否有一些不近人情?

以後,那些歸降我大唐的蠻夷之國,又如何看待我大唐?

西突厥,又如何看待我大唐?

還請陛下三思。”

秉承儒家的禮儀之邦,一下子,不少人覺得這樣做,有失道德,有失禮節。

看著這些一個一個迂腐之極,李二陛下氣的真想要把他們拖下去殺了。

當初,大唐遭受突厥百萬大軍南下,在關中之地燒殺搶掠的時候,也不見這些人站出來,阻止突厥的蠻橫行為。

如今倒好,竟然還要為這些蠻夷之人辯護。

心中想著當初在晉陽,國師所說的那些話,李二陛下對於這幾個站出來,聲稱要彰顯大唐是禮儀之邦的讀書人。

一點兒好感都沒有了。

“可還有人,覺得大唐應該做禮儀之邦?”

李二陛下掃視一眼,最後沉聲問道。

溫彥博左右看了看,一共只有五人支援他。

至於其他人,都抱著手,站在一旁,也不說話,低著頭,好像什麼都沒有看到一樣。

心中頓時涼了。

他如何看不出來,當初說好了要一起上奏,以達視聽。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成了。

他們也算是促進了大唐和突厥兩國的關係的融合。

卻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