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外傳的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殺了突厥多少人,那不過是突厥的炮灰罷了。

等到突厥的大軍壓境的時候,大唐的將士們只能後退。

“藥師,你可有什麼看法?”

李世民知道打仗可不是兒戲,一定要聽取這些能征善戰的將士們的謀略。

這也是為何,李世民能夠問鼎天下的原因。

能夠虛心納諫,不會一意孤行。

李靖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咄毖如此安排大軍,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李二陛下瞪眼,問道:“為何?”

李靖回道:“咄毖駐紮在鐵山,先鋒軍在定襄,我軍奇襲定襄城,然後從兩側埋伏,斷了定襄城的逃亡之路和支援之路,來一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一張大大的地圖,擺在了眾人的眼前。

李二陛下對江楓問道:“國師以為如何?”

江楓熟知歷史,自然知道李二陛下的問話之中,代表著什麼意思。

“陛下,此戰大唐必勝。”

如此,李二陛下點點頭,對李靖說道:“藥師,你繼續說一說,大軍該如何作戰。”

“喏!”

其他人都不明所以地看了看只有七歲的國師,不明白,李二陛下為何要突然對國師問了那樣一句話。

畢竟現在是打仗啊!

這打仗最後考得還是人來打。

難道,國師說大唐能打贏,那大唐就能夠打贏?

這也太兒戲了吧!

張公謹和柴紹都微微思索了一下,卻沒有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質疑。

國師在長安的所作所為,他們這些邊關將士們,其實也已經有所耳聞了。

最起碼,他們已經吃到了國師帶來的神物。

土豆、紅薯、大米。

三樣神物的做法,都比較簡單,用水煮一下,就可以吃了。

味道還還比較可口,關鍵是可以抗餓。

所以心中有一些疑惑,卻也不敢真的就說出來。

李靖則是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作戰謀劃,最後看著李二陛下和江楓。

“此計甚妙!”

李二陛下覺得完全可行。

江楓也點點頭,說道:“此計非常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咄毖還以為大唐出動了全部兵力,到時候必然會慌亂不已,我覺得他不會支援,反而會匆忙逃跑。

陛下,臣建議,此戰可以蘇烈蘇定方為先鋒大軍,負責偷襲定襄城。

然後以李靖為左翼、李績為右翼,兩個大軍直接從白道,斷了定襄突厥軍的後路。

再以張公謹將軍為左翼,以柴紹將軍為右翼,去鐵山試探咄毖的反應。